北京社区矫正建立首接宣告“一站式”工作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12 14:30

规范首接宣告程序,从人员配置到报到宣告程序、指纹报到、电子监管器佩戴、首接心理测试、告知体检、办理保险等环节,建立首接宣告“一站式”的工作模式。北京市西城区社区矫正工作围绕执法监管、教育矫正及帮扶三大任务,不断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了具有首都中心城区特色的矫正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北京西城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600余人,累计到期解除3500余人,创造了在历次重大安保工作中全区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无漏管、无重新犯罪、无重大安全事件的“四无”佳绩。今年,司法部授予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市率先设定了地区社区矫正对象应急救助专项经费

据介绍,西城区司法局通过搭平台、创机制、促保障等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由区司法局牵头,部门联动,在全市率先设定了地区社区矫正对象应急救助专项经费,100%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中“三无”和“特殊老病伤残”人员应急救助与安置的落实。同时,人力社保部门在全市率先确立了民间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到再就业体系。依托民政部门综合救助平台,多渠道开展困难救助,对特困社区矫正对象的救助和帮扶实现100%全覆盖。

网上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子监管等做到“当日处置当日清零” 

西城区司法局矫正科建立了地区列管重点关注、肇事肇祸精神病及涉枪爆炸案社区矫正对象工作台账,逐人逐案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社区矫正对象,将专业部门引入矫正日常监管,建立由属地精防机构、司法所及相关救助部门参与的应急处突机制,提升应急处突专业化水平。对网上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子监管、社矫手机APP出现的执法报警和定位监控报警做到“当日处置当日清零”。

同时,与属地司法所建立首接宣告社区矫正对象“当日司法所登记,当日定位监管,当日移送案卷”,杜绝交付执行中的“监管盲点”。依托职能部门联席会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打破信息共享壁垒,实现联防共治。

首建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务项目库等五项机制

西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有关负责人说,社区矫正把握矫前调查、矫中监管、矫正教育等环节的岗位风险,强化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服刑意识、悔罪意识、守法意识、自立意识和奉献意识,实行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矫正。

创新教育矫正管理,建立心理测评“月动态分析”心理档案和“集中教育评价机制”,将心理矫正、个体教育融入基层司法所日常监管教育中,达到“警其行”、“知其想”、“慰其心”的教育矫正目的。注重社区服务的效果,首建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务项目库、专兼职矫正监督员、标志性集中活动服装、社区评议、个性化社区服务等五项机制,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回报社会的奉献意识。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与公、检、法、司及监所等联席会议、检司联动、“两所会商”及监所结对等机制,依法解决社区矫正对象接收衔接、撤缓追捕、收监执行、执法督察、应急处预等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互助共建”的目标。

供图/宋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晓玲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北京丰台社区矫正开放日:近距离感受法治温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7
男子因诈骗罪被判缓刑 社区矫正期间冒充警察招摇撞骗 将面临被撤销缓刑并收监执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3
一社区矫正对象施救落水老人获减刑 系江西首例社区矫正对象因见义勇为获准减刑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救起落水女子 杭州一社区矫正对象因见义勇为获准减刑6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社区矫正期间跳海救人被评见义勇为 福建莆田一男子获准减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迷途不知返,如何扭转社区矫正困局
检察日报 2023-12-27
广州社区矫正“一高一低”的数据背后——打造全国领先“智慧矫正”新模式
广州日报 2023-12-12
司法部:持续推进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