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居民投”为“上门收” 海淀农村地区这样推行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31 17:42

农村地区如何开展垃圾分类?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上庄镇了解到,经过近一个月的实践探索,西闸村的垃圾分类工作由“居民投”变为“上门收”,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挨家挨户收取生活垃圾,遇到有分类错误或者是投放错误的情况,现场予以纠正,垃圾分类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上庄镇西闸村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时,西闸村最先采用的是“居民投”的办法。在村委会的宣传引导下,多数村民积极响应,自觉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投放到指定点位。但是,工作人员也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得不是很清楚,经常有错误分类、错误投放的现象,二是少数村民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不是很理解,不是十分配合垃圾分类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村委会马上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垃圾分类工作由“居民投”变为“上门收”,成立垃圾分类劝导队,一边上门收垃圾,一边进行劝导和指导,真正把工作做细、把服务做实,村民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从5月15日开始,西闸村组织村民志愿者成立了垃圾分类劝导队,劝导队的队员们与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使用电动三轮垃圾清运车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挨家挨户收取生活垃圾,遇到有分类错误或者是投放错误的情况,就现场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通过“劝导引导+上门收集”模式的实行,村民们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分类。电瓶车一进胡同大家就纷纷拿着自家的垃圾出来,在劝导员的指导下纷纷将生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桶中。

“工作人员这么辛苦地上门收垃圾,我们就应该自觉分好,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现在国家提倡垃圾分类,我们坚决支持,垃圾分类让环境变好了,村庄更美了,我们村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村民吕先生说。

据了解,西闸村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全村共有10个垃圾投放点位,即2个四桶垃圾分类驿站和8个基本组合(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点位。实施上门收垃圾后,采用“撤桶设站”的方法,在村委会门前保留了1个分类驿站,其他点位的基本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减。

据上庄镇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上庄镇垃圾分类投放各村都是采取固定点位投放,设立垃圾分类驿站,厨余垃圾分时段投放、厨余垃圾专车收集的形式。西闸村垃圾分类驿站与上门收集垃圾相结合的方式,垃圾分类效果明显提升。下一步,上庄镇将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一村一策,采取固定点位和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海淀城管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1
海淀城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4
海淀城管开放日 “以案释法” 推动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大兴区瀛海镇:新小区 新居民 垃圾分类 从“新”做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6
海淀上庄地区15个村全部推行“垃圾不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大兴安定镇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有妙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1
大兴黄村镇:垃圾分类上门宣传 营造源头分类氛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3
全新智能垃圾分类驿站亮相海淀路社区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