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培训、增设备、建专职处理队伍......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虽然还未返校,但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部分高校获悉,目前,各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普垃圾分类
虽未返校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已经在本市各高校的“云端”启动。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疫情期间开展员工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工作,组织后勤员工观看“生活垃圾分类”培训视频和知识讲座;学校还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地大后勤官微”微信公众号向全校师生员工、居民发布《致师生员工和居民的倡议书》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指导师生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组织生态文明传播协会、绿脉环保协会于线上召开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交流活动。
“云”端之外,线上线下结合也成为各校全方位、全渠道开展宣传的主要方式。北京大学通过官方主页、师生邮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帮助广大师生更快更准确了解最新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通过线下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启动仪式、创新发放宣传材料让生活垃圾分类走入师生日常生活,如制作宣传包,宣传包内含有1份倡议书、1包厨房纸巾。
清华大学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探索建立校内线上、线下旧货交易平台,促进闲置物品的再利用,鼓励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校内食堂、餐厅、宾馆依照北京市相关规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用品,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校内超市应按照相关规定限制过度包装,提倡简约包装,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探索推进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批量外卖厨余垃圾回收。
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堂
“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根据不同轮训学员班次和研究生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相关课程或以其他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实际特点,结合科技小发明、艺术小创作,鼓励学员、学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科技发明,鼓励师生员工开展废物利用、资源可回收等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学生复课开学后,将创造条件,组织学员、学生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增加垃圾分类设备也让高校垃圾分类有了物质保障。北京科技大学制作垃圾分类条幅18条,海报371张,宣传展板3块,做到了学校学生公寓、教室楼宇和公共区域宣传全覆盖。学校还采购分类垃圾桶共计771个,学校学生公寓、教室楼宇均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全面配置规范标识和投放指南。中央民族大学还将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在办公区、宿舍楼引入自动回收废弃饮料瓶、电子产品、书籍报刊等设施设备。
建“专业队伍”、设奖惩制度加大普及力度
除此之外,北京物资学院还建立由专职处理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和监督督导队伍组成的多方参加的垃圾处理队伍。专职处理队伍由后勤保洁人员组成,在原来校园保洁组的基础上,抽调人员再单独成立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小组,专职负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志愿服务队伍由学生志愿服务队和教师家属志愿服务队两部分组成,担负校园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监督督导队伍由师生代表、后勤管理人员和家委会楼长代表组成,负责校园垃圾分类的督导和检查工作。北京工业大学也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各部门加强对本部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志愿者队伍,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中。建立奖惩机制,对在此项工作中不担当、不落实的部门进行严肃问责,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不积极的部门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另外,国际关系学院也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奖惩措施,学校加大投入,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计划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情况纳入评选标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