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即将实施,已经复课的254所中学里垃圾分类已经先行,带盖子的废弃口罩垃圾箱成为新标配。
根据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各区教委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硬件配置、宣传培训、垃圾运输处理工作到位。
口罩回收箱配盖增消毒功能
近日,记者先后探访广渠门中学、一零一中、27中等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垃圾桶,大多用颜色区分类别。
在广渠门中学,教学楼每层都设置了黄色的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每日午饭后,学生会把剩饭剩菜倒入蓝色的残食桶,一次性餐盒则放入黑色垃圾袋,之后有专人负责回收清理。副校长邢颖说:“我们还在每间教室和卫生间都准备了呕吐袋,以备不时之需。”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则在楼道、班级设置了小型的黄色垃圾桶,另外又在食堂设置了一处较大的红色垃圾桶,专门用来回收口罩等使用过的消杀物品。该校老师说:“鲜艳的颜色为的是让学生一眼就与其他的垃圾桶区别开。”
一零一中校园里,深色的带盖垃圾桶上贴着“说明书”:禁止倾倒生活垃圾,废弃口罩专用。学校专门选用了脚踩开盖款,方便学生丢弃口罩时,无需用手接触桶盖。该校老师说,这种垃圾箱里喷洒了消毒剂。如果是一般口罩,建议师生先撕烂或剪碎后丢弃。如果是发热或咳嗽的师生丢弃的口罩,还要用75%的酒精或84消毒液消毒或密封丢弃。
垃圾丢得少利用得多
一零一中,一位保洁员巡视校园,随时清理各处垃圾箱。他说:“都是高年级学生了,懂事儿,校园里的垃圾很少,比较常见的是一些食物包装和废笔芯,垃圾箱根本等不到塞满,就会有人清理。”
垃圾去哪儿了?堵不如疏。该校餐厅设置了节约标识,引导学生适量点餐,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很多垃圾还被学生们当成“宝”收集起来。该校校长陆云泉说,去年学校已经开始推广垃分类。各班为此专门开了班会,垃圾减量、变废为宝等点子层出不穷。学校还和专业公司取得联系,帮学生打通回收的“最后一公里”,很多学生回家也主动当起了“监督员”,提前在家推行垃圾分类。“上学期期末盘点的时候,各班都因为垃圾回收赚了一笔钱。”他笑着说,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也给了师生一个激励。
市教委也明确,要根据学校实际特点,结合科技小发明、艺术小创作等活动,鼓励学校、学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科技发明,鼓励师生开展废物利用、资源可回收等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最近,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就在“云端”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对于“再利用”的话题颇有见解。学生王潇涵说,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垃圾分类回收说难不难,分而用之实为关键,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觉自治行为规范。
垃圾分类成师生必修课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开学前,专门为了“垃圾”优化过一次方案。该校校长张进兵介绍,老师们演练用餐过程时发现,之前学校使用的是不锈钢公共餐具,吃完饭只有厨余垃圾。防疫期间,改成吃盒饭,配酸奶,垃圾怎么扔?准备一个黑色垃圾袋显然不能满足需求。“现在师生用餐完毕,剩菜剩饭单独盛放,一次性餐盒单独放置,酸奶盒等也有自己的单独回收处。”他说,我们还给学生下发书面要求,发送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小视频,在线家长会上也邀请家长共同学习。
不仅这所学校,垃圾分类正在成为全市所有师生的必修课。 昨日,海淀区教育系统专门召开了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提出“垃圾减量”“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鼓励孩子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等。该区教委德育科宣传科在疫情期间上线了全市首堂垃圾分类网课,并在《空中课堂》中播出相关课程,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知识。
未来,每学年各校至少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减量业务培训,引导行为自觉,推广先进技术,落实垃圾产生者分类和减量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各校要按照属地要求组织落实生活垃圾总量控制计划,大力促进源头减量,提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