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今日(7月2日)从华北空管局获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飞行程序均获得了批复,新程序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启用后正式生效。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航在即,作为空管保障单位,华北空管局的管制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准备。由于新建了大兴机场,华北空管局终端区内所有的飞行程序进行了调整,除了大兴机场新增的94项飞行程序,原有的首都机场的飞行程序也全部进行了调整,与之对应的,北京区域管制范围内的航路航线也进行了调整。
巨大的调整给管制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兴机场能否实现顺利开航并达到预计的飞行量,管制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终端区内为例,北京将会有两个超大型机场——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每个机场有两个运行方向,两个机场就有4种运行模式,分别是首都机场向北大兴机场向北、首都机场向南大兴机场向北、首都机场向北大兴机场向南、首都机场向南大兴机场向南,复杂的运行模式对终端管制来说充满挑战,
“尤其是遇到首都机场向南大兴机场向北这种模式,就会存在对头起飞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经常出现,但是也需要管制员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华北空管局终端管制室一室主任管制员张崇表示。
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管制员由现在塔台管制室管制员划分,从3月4日开始脱产进行培训,每天6小时,一周5天全封闭培训,有时晚上还要加训。培训内容涉及地面、塔台、设备、应急处置、特勤处置、相关部门的协议、安全教育等方面7大项、31小项培训项目。
截止到5月30日,塔台管制室已完成理论培训228小时,模拟机培训3060小时,培训61人;终端管制室已完成理论培训303小时,模拟机培训8820小时,培训137人;区管中心已完成理论培训244小时,模拟机培训6342小时,培训人数319人;流量管理室已完成理论培训106小时,上机实操培训100小时,培训53人。管制培训整体工作完成80%。
目前,管制员培训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各管制单位的培训方案根据最新的批复进行了修改。这一阶段的模拟机训练将主要围绕新机场开航运行、雷雨绕飞、冲突解脱等内容进行,并且进行内部考核,使管制员能够逐渐转变指挥思路,向大兴机场开航后的思路转化。
供图/华北空管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