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一名留学生王政在网络上成了名人。2月21日,河南省第二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初选名单揭晓,20个候选对象中就包括就读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王政。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王政于2016年到郑州留学,在国际教育学院学习情报学专业。他喜欢汉语,成功申请到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后如愿来到中国。现在的王政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喜欢河南的胡辣汤和烩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徐老师介绍,王政身上有河南人“忠厚、真诚、老实”的特质,是一名很优秀的学生,推荐他也有助于展示河南来华留学生的形象。
2月21日,河南省第二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初选名单揭晓,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留学生王政成为候选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王政就读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情报学专业。
学校徐老师介绍,王政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恢复留学生招生后的首批留学生,王政获得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全额奖学金后到中国进修汉语。一个学期后,他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四级,目前汉语交流已经没有障碍。
同时,王政担任留学生班长,负责起留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等细节方面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对接。徐老师说,一次体育课上,另一名留学生胡娜因身体不适晕倒,王政向老师汇报的同时,跟随120一同前往医院,坚持在医院陪护一整夜,担任翻译并照顾病人。
本科毕业以后,王政成功通过“河南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评审,成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一名攻读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王政给老师们的感觉就是忠厚、真诚、老实”,徐老师说,王政是留学生的表率。并且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推荐王政也将有助于展示河南省来华留学生形象,将其打造成河南省来华留学生的名片。
对话
“河南最美大学生”候选人王政:有机会希望留在河南
2019年是王政留在河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第四年,因为喜欢汉语,他申请了“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如愿从坦桑尼亚到中国留学。如今,王政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曾经到过河南的开封、洛阳、三门峡等很多个城市,也曾经见识到北京、上海一线大城市的繁华。暑假回到非洲的王政,会向父母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也会鼓励坦桑尼亚的农民把农业发展的像中国那样。未来,王政说有机会希望留在河南,他想成为一名汉语老师,生活在中国。
北青报:你成为“河南最美大学生”候选人时什么心情?
王政:一开始听到自己成为“河南最美大学生”候选人时,我感觉非常激动。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微信候选人名单中时,感觉自己棒棒哒,萌萌哒。
北青报:当初为何会来到中国呢?
王政:我在多多马大学本科专业学习教育与科学的时候遇到了中国老师张伟,他告诉我多多马大学里面我学的专业和郑州航院孔子学院有合作,喜欢学汉语的话可以借此机会报名前往中国继续深造。成功申请到孔子学院奖学金之后,我如愿以偿来到郑州航院。
北青报:你的名字有什么来由吗?
王政:这是我汉语道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张伟老师给我起名王政。我的中文名字就是这样来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而且会一直用这个中文名字。
北青报:你对河南有什么印象?
王政:第一次从新郑机场下飞机到航院的路上,两旁林立的高楼和持续施工的建筑使我非常震撼,郑州的发展非常快,简直是日新月异。而且郑州和我的家乡有着很大的不一样,我认为我的家乡需要以郑州为榜样,才会有不断的发展活力。
跟河南人一起生活,我经历了许多独特的之前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跟着好朋友一起,我们体验了纯正的中国年习俗。在中国我去过很多地方,河南的有开封、洛阳、许昌、商丘等等。中国其他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作为特大城市,在中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我印象中,河南人一直很友好,他们待人亲切没有偏见,而且努力踏实,勤奋刻苦,我很欣赏他们的性格品质。跟他们在一起生活我觉得很温暖,而且品尝到了真正的“河南味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被邀请喝胡辣汤,河南烩面味道也不错。
北青报:你觉得在河南这几年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王政:河南人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这几年我觉得获得的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知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留在河南。因为这个地方,穷也好,富也罢,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北青报: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王政:在中国,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人民友好勤劳的多民族国家。我的梦想就是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并且能够生活在中国,学习在中国,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留在河南。学成归国后,我想成为一名汉语老师,教我们坦桑学生学习汉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香梅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