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累计建成近6000处海绵城市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19:53

2024年4月29日,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国际海绵城市发展大会举行。该大会由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主办。会议邀请“一带一路”海内外专家、企业代表、行业联盟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共同参与,探讨海绵城市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发布科技创新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并进行技术交易签约,共同推进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共同创建更加绿色、韧性和宜居的生态家园。会议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际城市河流工作组(IWGUS)主席贾海峰主持。

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90城开展试点示范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标配。住建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通过录制视频致辞称,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90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取得了明显成效,10多个省开展了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带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广。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章林伟会长介绍,海绵城市这个理念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施工、验收、评价等国家标准陆续出台,其中2019年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已经被国际水协刊印在全世界进行交流,这是被国际组织全文翻译传播到世界的第一部中国标准。“应该说我们现在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关村论坛已经连续几年将海绵城市的发展作为一个论坛之一,我觉得对我们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走向国际也是很好的宣传。”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成海绵城市试点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坚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韧性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功能区建设、城市更新、碧水攻坚战、便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全方位加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累计建成近6000处海绵城市项目,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快速提升到超过35%,作为海绵城市试点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实现85%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和城市更新结合?

建设海绵城市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圆桌会谈环节,与会专家针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顾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海绵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全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真正发展下去的路还很长,还要我们坚持走下去。

“为什么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什么样的海绵城市?从这几年北京的实践看,海绵城市建设首先是理念的塑造。”刘斌表示,在2015年国家开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是很好的起点,后来逐步在政策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和引领。海绵城市建设要解决两个问题:新建城市怎么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怎么最大限度建设成一个海绵城市;更难的是解决城市更新的问题,老的城市建成区怎么更新为海绵城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奏。“新建是马上见效的,更新必须要考虑技术可行性、成本控制、社会容忍度,只有把时间拉长了,更新的成本才会大幅度降下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实现了新区和老区怎么在海绵城市建设上完善。”

针对城市更新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结合,在技术成果交流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锂以《城市更新背景下——“微更新”策略的既有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践》为题做了进一步分享。赵锂表示,城市更新当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在城市更新包括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要把适老化设施考虑进来。通过微更新改造策略推进小区改造,采用国家政策要求的小规模渐进式措施,降低对居民正常生活扰动。还要加强排水、园林绿化、建筑道路多专业融合,听取居民意见,把海绵城市建设和小区整个建设融入到一起。

一带一路对推广海绵城市提供新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十周年,与推广了十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不谋而合,获得同期发展。北京市商务局对外合作处处长庄建蓉认为,2021年,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把整个绿色发展融入到对外投资合作指导性文件。这对现有的项目成果和经验推广出去,提供了很多政策指引。

从理念带出去到成果带出去,已有企业开始实践。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晓军表示,我国在十年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规模,规划、设计、建设、产业化等单位积极参与,已形成了完整的海绵城市建设产业链条,规划设计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可能比国外的要更复杂,产品更多元化,在水生态治理、排口治理、检测监测、以及新材料方面创造了很多机会,中国企业有很强的竞争力。

不过,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曾鹏认为,在一带一路推进当中推广海绵城市有很好的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一方面企业有意愿和冲动,政策也有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走出去的方式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个人觉得,想要拓展与海绵城市相关的市场,有关理念方面的推进挑战比较大。我们可以多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或者政府的领导到中国看一看,这样中国的企业就能在服务、产品、工程上比较务实地走下去。”

国际海绵城市发展大会落地三个项目签约

此外,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宫永伟以《城市极端降雨内涝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为题,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师大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北师大校企)总工程师鱼京善以《城市流域尺度低影响开发布局优化研究》为主题做了分享。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主管张蕾则以《水生生物AI识别技术与自动监测装备》为题,分享该院在水生生物AI识别技术与自动监测装备相关研发和应用成果。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水务技术总监罗心暖以《“从空到地,从云到边”构建水务综合监测预警体系》为主题做了分享。

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俊斌以《城市内涝风险区划分析及快速研判技术》为题做主题报告,介绍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共同完成针对应急系统的城市内涝的快速研判的技术。

签约环节共有三个合作项目落地,分别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签约(PCCP 技术)、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与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签约、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与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签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重大科技成果 涉及四个面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清华南口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迎来新进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昌平医药健康产业进入爆发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正式上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