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无人带娃”难题,让更多人敢生愿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8 07:10

8月17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研究和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效果。

这个首要因素,既是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民众的普遍感受。生不起、养不起,只是经济层面的担心,理论上可以用钱解决。但无人照料这道难题,有时就算花钱也不能解决。比如托育机构太少,总有孩子只能在家照料,更何况,有时候花钱也请不到人照料孩子。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事业前景或将大受影响,因此自己带孩子,比请人孩子带更加奢侈,无人带比养不起更让人揪心,也更影响生育意愿。

要想搬开这块绊脚石,核心是要回答好“由谁照料”这道题。托育机构太少,是摆在面前的主要困难。因此,接下来社会要建成更多托育机构,尤其是,所有新建小区均需配套建设托育机构。不仅如此,还要让托育机构实现均衡分布,比如推出“十五分钟幼托圈”等举措,便于家长接送孩子。

除了托育机构,还应该培养更多月嫂等家政服务人员。找不到中意的月嫂、保姆,是家庭育儿面临的另一道难题。一方面,月嫂等家政服务人员的收费通常很高,另一方面,其服务未必能让人满意。不少人抱怨花了大价钱却请不到好月嫂、好保姆。为社会储备更多高素质的月嫂、保姆,需要加大家政服务人员培养力度,动员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并强化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保障,加大包括收费在内的日常监管。

破解“由谁照料”这道题,也不能忽视婴幼儿父母所发挥的作用。即使婴幼儿照料服务有地方花钱购买,但父母的陪伴也不可替代。因此,用工单位尽量不要求家有婴幼儿的在职父母额外加班。此外,如条件允许,还可考虑让一些有需要的年轻父母能够居家办公,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年幼的孩子。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化解“无人带娃”这个燃眉之急。

由此看来,化解婴幼儿照料难题,确定“由谁照料”是关键。当然,即便婴幼儿照料需求有地方得到满足,但家庭是否承担得起相应费用,这也是一个问题。降低托育机构的服务价格,让月嫂不再是“天价”,也让生育多孩的家庭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小的开支,婴幼儿照料难这个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才能被逐渐消除,愿生和敢生的育龄夫妇才会越来越多。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育婴师难求加剧“带娃焦虑”,何解?
半月谈 2024-12-18
不负所“托”,普惠托育破解年轻人“带娃难”
中国青年报 2024-12-04
普惠托育破解年轻人“带娃难”
中国青年报 2024-12-03
规范托育服务,让家庭生育无忧
光明日报 2024-10-31
破解“带娃难” 社区托育如何发力
新华社 2023-12-15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人民日报 2023-11-20
幼儿园托班是要回来了吗?如何办好托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27
记者探访开在产业园区里的托育中心:化解职场爸妈带娃“后顾之忧”
西安晚报 2023-07-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