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失孤》原型郭刚堂找回被拐24年儿子的消息引发关注。7月11日上午,聊城市公安局举行认亲仪式,在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省公安厅刑侦局领导的见证下,与河南警方一起,将郭刚堂儿子郭新振交到郭刚堂夫妇及其家人手中。
据山东聊城市公安局公众号7月13日发布的消息,11日上午10时,在聊城市公安局4楼会议室,郭刚堂一家被民警引导走进指挥大厅,当见到儿子的那一刻,郭刚堂一家人急步上前,激动相拥,失声痛哭,抖动的双肩,止不住的泪水,骨肉分离的痛苦与煎熬在这一刻倾泻而出,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孩子,我的宝贝,爸爸妈妈终于等到你了……”
“找到孩子,关键是源于警方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这么多年,公安民警一直都没有把这个案子放下,是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认亲活动上,郭刚堂一家人扑通跪地,紧紧握着民警的手泪如雨下,并专门送上锦旗诉说对警方的由衷感谢。
1997年9月21日,聊城市经济开发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李太屯村村民郭刚堂夫妇报案称,其两岁半的儿子郭新振被一名陌生女子拐走。接报案后,聊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开展侦查工作,走访摸排,调查侦查,采集血样,完善DNA数据,由于郭新振之前从未被采集过DNA信息,受条件所限,案件久侦未破,虽然办案民警更换,但一代又一代办案民警始终坚持查找,从未放弃。
2021年,公安部组织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从全国抽调了多名DNA和人像等刑事技术专家,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突破技术壁垒,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在河南成功发现了一疑似比中人员。接公安部指令后,山东省公安厅、聊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力量赶赴河南,与河南警方共同找到疑似人员,并通过DNA鉴定确定其即为郭刚堂被拐走的孩子郭新振。
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指挥下,聊城市公安局专案组民警以此为突破口,深入了解当年收养过程、送养人员,克服年代久远、线索模糊、人员信息不详等困难,抽丝剥茧、层层追查,通过大量走访调查,最终锁定当年涉嫌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呼某(男,现年56岁,河南人,现因其他案件羁押在山西某看守所),但呼某畏罪心理严重、拒不交代,案件再度陷入僵局。此时,专案组民警另辟蹊径,围绕其关系人开展进一步侦查,通过分析研判发现,其当年的女友唐某(女,现年45岁,山东人)有重大作案嫌疑,聊城公安专案组立即赶赴山西某地将唐某抓获。经审讯,唐某对1997年9月伙同呼某拐卖郭新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大量证据面前,呼某最终认罪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据呼某、唐某交代,1997年两人为恋人关系。当年,呼某带唐某来到聊城,呼某在聊城汽车站附近一旅馆等待,唐某独自出门寻找作案目标,当发现当时两三岁大的男孩郭新振后,唐某抱起郭新振就跑,打车前往汽车站附近与呼某会合,随后与呼某一起乘长途车返回河南,由呼某将郭新振贩卖。目前,唐某已被聊城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