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抢答!
你的夏日降温饮是什么?是“肥宅快乐水”还是维他柠檬茶?是二锅头还是莫吉托?
除了上述这些,一碗亲手做的绿豆汤也是不错之选!
那绿豆汤里面有啥门道儿呢?
绿豆汤煮开花or不开花,哪个更好?
绿豆在中医里被看作是祛热邪、清热解毒、消暑解暑的“法宝”,但煮法决定了它的功效侧重!
煮开花—清热解毒
绿豆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三倍,蛋白质富含赖氨酸,再加上其本身含有的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等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这就是其解毒能力的来源。
而只有煮开花,这些物质才能发挥更好的功效。
绿豆快速开花小妙招
①浸泡冷冻法
把绿豆洗净加少量水(刚好没过绿豆)浸泡十来分钟,然后沥干水分,放入冰箱冷冻层,四小时后拿出,吸水后的绿豆体积变大,经过冷冻会把绿豆撑裂,就很容易开花了。
②炒制法
如果刚买的绿豆想马上煮,可以先把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小炒到水干,然后加入凉水,绿豆表皮遇冷就会马上破裂,等水开后再煮两分钟,绿豆就完全开花了。
不煮开花—消暑解暑
绿豆的消暑功效来源于绿豆皮,中医也叫做“绿豆衣”,主要是其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就是绿豆煮的时间越短,多酚类物质含量越高,它的抗氧化活性也越高,解暑功能也是最好的,因此若想消暑热,绿豆无需煮开花。
纯“绿”绿豆汤—清除自由基
绿豆皮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氧化后也就渐渐变色了。道理同等于我们削了皮的苹果放久了变颜色。
绿豆汤不变色的妙计
①避免用铁锅,最好用高压锅,既隔离了氧气,又能缩短熬煮时间。
②煮的时候加一点醋或者柠檬汁。
不过无论绿豆汤是红色还是绿色,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并没有损失,只不过绿色的绿豆汤抗氧化物更多,清除自由基效果更好。
绿豆汤加点料,效果更好
绿豆除了直接煮汤,加点其它配料,能有不同的效果:
1.绿豆+薏米=辅助控糖
做法:
如果经常口干、口渴重,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2:1;
如果出现尿频量多、腰腿酸痛,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1:2。
绿豆主要是取其皮,即绿豆衣,能清除体内毒火,改善糖尿病消化不良症状;薏米有清热化湿健脾的功效,帮助消除体内堆积的水分。
2.绿豆+冬瓜=祛湿
材料:绿豆100克、冬瓜100克、茯苓20克、蜂蜜5克、清水适量。
做法:绿豆洗净后泡半小时,然后上火煮至开花,放入切成小块的冬瓜和茯苓,煮至冬瓜透明出锅。
功效:解暑利湿,特别适合夏季湿气重时饮用,尤其建议三伏天里常喝。但阳虚、怕冷人群不建议饮用。
3.绿豆+百合=宁心安神
做法:绿豆100g先煮沸,再放入20g百合,煮至熟烂,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和绿豆搭配,清心除烦的功效更好,适合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人群作为日常膳食。
喝绿豆汤之前,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绿豆汤虽好,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喝,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的。
01
不宜空腹喝
夏季炎炎,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就想喝点稀的的情况,容易把绿豆汤当作主食。
但是,绿豆汤空腹喝并不利于健康。中医角度来说,绿豆性凉,空腹饮用损伤脾胃,会导致腹泻、畏寒,脾胃虚弱者可引发慢性胃炎。
02
不宜喝太多
绿豆汤好喝,却不能喝太多,绿豆中含有的低聚糖容易导致胀气,绿豆本身不易消化,过量饮用会伤害脾胃,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易反酸人群更要少喝。
建议大家一周喝2-3次,每次一碗即可。
03
不宜与温热中药同服
绿豆汤与温补类的中药一起服用,会与中药中的生物碱成分发生反应,进而降低药物的药效,影响身体的恢复情况。
但若是患有中暑、咽喉肿痛、急性腮腺炎、口干、口苦、泌尿系统感染等热证实证时,在服中药的同时喝点绿豆汤(150毫升),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能促进病情好转。
04
这些人慎喝
①体质寒凉人群,常伴有四肢冰凉、容易腹胀、大便浠、腰腿冷痛等现象,不宜喝绿豆汤。
②老人、小孩、有胃病等脾胃虚弱人群也最好少吃。
③经期女性、孕妇不宜喝。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