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十四五”时期将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 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13 10:26

森林覆盖率计划目标24.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持续推进坝河、亮马河、北小河等分段滨水空间建设,1月12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朝阳区“两会”获悉,接下来朝阳区将持续努力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大尺度增绿、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等举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天更蓝、水更清、绿更广,朝阳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2020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

“十四五”时期,朝阳区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到2025年全区绿色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宜居水平领先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过去5年,朝阳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83.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9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3.2%,空气质量首次实现“30+”,5年淘汰老旧机动车17.8万辆,完成1.52万蒸吨燃气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工作,同时推进减煤节能,6.7万户用煤户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削减燃煤130余万吨,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未来5年,朝阳区将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下足功夫,持续加强对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排放管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开展恶臭气体封闭式收集和治理。强化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治理,促进汽修行业优化整合升级,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使用。此外,朝阳区还将深化餐饮业污染治理,并探索鼓励居民住户油烟治理升级改造。在扬尘管控方面,朝阳区将建立精细化闭环管理机制,实施分级管控,深入推行绿色施工。

推进坝河、亮马河、北小河分段滨水空间建设

大气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水环境质量也将同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朝阳区以全面建设“亲水朝阳”为目标,用好“六共模式”,坚持“水城共融”,继续推进坝河(酒仙桥至二高速),谋划研究亮马河(四环以下段)、北小河(第二三里屯段)等重点滨水空间建设。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蓝绿交织”,推进河道和园林绿化灌排体系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绘制朝阳蓝绿水网。

此外,朝阳区将统筹治理河道及两岸环境,深化“清河行动”,落实黑臭水体、小微水体动态长效管理,巩固治理成效。“十三五”时期,“亲水朝阳”建设初见成效,区域水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遵循新发展理念,践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要求,创新“六共”模式,高标准完成萧太后河系综合治理和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坝河滨水空间一期(使馆区示范段)工程,启动水系连通建设工程。亮马河(四环以上段)、坝河、北小河、萧太后河马家湾等河湖被评为“北京市优美河湖”。

“十四五”时期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  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

据介绍,在“十三五”期间,朝阳区逐步建立起“两环六楔、五河十园、多廊交织”的绿色空间格局。5年中,朝阳区共新建、改造绿化面积3276公顷,新建改造各类大中小微型公园绿地127处,完成绿道及健身步道建设约96公里。截至2019年底,朝阳区森林面积10761.57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8%,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提升至48.42%。

2021年,朝阳区计划新建造林绿化不少于7500亩,高标准完成“双奥绿道”60公里的规划选线及方案设计,积极推动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健身空间。

同时,为了做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2021年,朝阳区将加大造林绿化、健康绿道和林荫路的建设力度,并开展绿化惠民活动,树立朝阳创森风尚。“十四五”时期,朝阳区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24.8%,林木绿化率达31.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同时,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完成屋顶绿化5公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未来可乘船直达副中心!北京朝阳区坝河颐堤港湾码头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27
奥运中心区花园式片区今年开建 朝阳区将打造2处花园式街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17
朝外、国贸、三里屯等朝阳区重点片区将焕新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继亮马河后又一处生态滨水新地标!朝阳区坝河滨水空间即将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北京市朝阳区擦亮绿色名片:花园城市 美丽朝阳
人民日报 2024-09-26
亮马河、CBD等9个区域将打造花园式街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朝阳区大屯街道富成花园社区启动花园式社区创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打造花园城市示范区 朝阳将实现推门见绿、出门赏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