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5 08:00
没有科技创新赋能的新质生产力,就没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后劲;没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后劲,民生保障也就无从谈起。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牵住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令人备受鼓舞。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11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催人奋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满足群众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不止步,发展添动力。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真抓实干,科学技术必须打头阵。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出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央地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九大专项攻关行动,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再布局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还将以创新需求为导向谋划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年行动,将加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将推动中关村示范区空间优化提升,设立市级高新区,支持科技园区建立事业企业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作为抓手,将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不少于300项作为目标,从而为充分发挥北京创新策源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北京把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这对支撑北京中长期经济增长、构筑新型竞争优势、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先导作用,对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兴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北京经济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民生无小事。满足群众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七有”“五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用心用力的各项务实举措,是《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到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从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到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从酝酿完善公园、场馆、演艺空间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到谋划新建和更新60处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一个鲜明特征。对北京这座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而言,“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没有科技创新赋能的新质生产力,就没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后劲;没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后劲,民生保障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牵住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令人备受鼓舞。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法治日报 2024-09-04
壮大创业投资、耐心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行稳致远
央广网 2024-07-09
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5-09
新质生产力的西安“解法”
西安晚报 2024-04-25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 出版融合创新之路在何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0
“掘金”新质生产力 三大公募探讨A股后市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4-03-23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4-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