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基金的2024年:99%实现正收益 债券型ETF规模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1 15:21

在持续的货币政策宽松环境下,2024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债券大年”。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场的债券型基金规模已较年初增长了1.4万亿元。而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全市场债基总数已达到3767只(仅统计主代码,下同),其中年内新成立债基337只。同期年内全部债基平均取得的收益率为4.59%,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2022年分别进一步增长了1.5%和3.64%。

特别地,指数化投资浪潮的席卷,让指数型债基也在年内实现了亮眼的增长。其中,自资管新规从2024年年初正式落地以来,机构对产品透明度的需求让债券型ETF愈发走入机构视野,相关产品的最新总规模达到17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一倍。

在信用环境继续宽松的背景下,面对2025年的债市环境,机构整体依然维持了震荡偏强的观点,认为其向上仍有空间。但也有机构提示投资者应谨慎追涨,并在岁末年初注意季节性行情对债市带来的“日历效应”。

“决赛圈”年内涨超20%

对比其他各类型基金,2024年,债券基金依然是包括机构资金在内的投资者首选。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公募市场共新发行债券型基金324只,其中被动指数型64只、短期纯债型3只、混合二级债基62只、混合一级债基22只、中长期纯债基金173只。

其中,总发行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债基共有47只,首募超20亿元的债券基金有107只,汇添富投资级信用债指数更是以105.19亿元的发行规模,成为2024年年内首募规模最大的新发债基。

尽管曾经历了8月和9~10月的两次回调,上半年高歌猛进的涨势和临近年末的再度走强,让2024年依然走出了“债牛”行情。截至12月30日,全市场3767只债基中取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高达99%,共有3738只。进一步看,44只基金收益率在10%以上,1331只债基收益率在5%以上。

当前,三只2024年年内收益率已超20%的债基正在激战年末业绩排名“决赛圈”: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以21.41%的年内回报暂居债基业绩榜首,目前该基金规模为61.54亿元,相比2023年年末增长超17倍。

光大中高等级和工银瑞盈则分别以21.03%和20.7%的回报率紧随其后,三只基金分别为被动债基、混合一级债基和混合二级债基。

其他细分债基品类中,在2023年以15.06%的收益率在债基市场中夺魁的工银可转债,2024年的业绩排名依然可圈可点,截至12月30日以19.04%的年内收益排名第5。在中长期纯债中,业绩暂时领先的则是华泰保兴安悦,同期最新收益率为17.24%,总排名第7。

短债基金业绩居前的,则多以2024年新成立的产品为主,例如同类年内业绩排名首位的鹏扬季季鑫90天滚动持有,便成立于2024年3月5日,迄今的收益率为7.56%。

全市场唯一一只指数增强型债基——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年内取得了8.26%的回报率,不过跑输了8.65%的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另有一些基金在2024年的业绩并不过于拔尖,但依然在长线运作中保持了不错的业绩表现。如果从更长期的维度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0日,华商丰利增强定开和华商信用增强在过去五年来,分别以17.17%和11.61%的总回报排名债基前两名。民生加银嘉盈、诺安优化收益、光大添益、财通收益增强和华安可转债的总回报同样超过8%,排在前列。

从规模角度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债基总规模从年初的9.02万亿元增长至10.43万亿元,其中年内新发债基规模贡献达到6193.85亿元。

其中,百亿规模的债基同期从114只进一步增长至138只。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规模前三的债基分别为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中银证券汇嘉定期开放和易方达稳健收益,3只产品的规模分别为493亿元、430亿元和384亿元。

债券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票型指数基金迅猛增长的同时,指数化浪潮也在2024年向债基席卷。2024年债基榜单区别于2023年的一大特征,在于更多的被动债基冲进了业绩等多项指标前列。

Wind统计显示,在2023年,债基全年业绩前50名中尚未包含任何被动型产品,但2024年便有9只被动债基入围。

这一现象一方面来自多只债券型ETF在2023年后的集中成立,例如前述业绩居首的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以18.72%的收益率排在第6的银河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和以16.63%的收益率排于第8的博时上证30年期ETF。另一方面,一些跟踪中、长期利率债的普通指数债基也在年内跑出了较好的表现,如成立于2019年的博时中债5-10年农发行,年内收益率为11.33%。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被动债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已实现连续六季度规模环比上升。其中被动型债基同期从7798.32亿元增长至10864.65亿元,意味着在全债券市场中以约1/10的规模占比贡献了超三成的规模增长。

同时,被动指数债基规模占全部债基规模的比重,也从2023年末的8.6%提升至三季度末的10.18%。

进一步聚焦ETF来看,尽管目前全市场仅有72只债券ETF,但其规模在2024年可谓“跑步前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国内债券ETF的总资产净值规模超过17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翻倍。

年内,规模突破百亿的债券ETF也从2只增加到了5只,具体包括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和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

2024年年初以来,债券型ETF的资金净流入在ETF市场中最为明显。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从2024年年初至2024年12月6日,以区间日度平均规模为基数,股票型、债券型、商品型ETF资金净流入占规模比分别为43.3%、60.0%、59.8%。

对于债券型ETF获得青睐的原因,多家机构提到了“资本新规”——即2023年11月颁布的修订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债券型ETF发展的影响。

根据该办法,银行在资管产品配置方面的风险权重计量发生变化,对于无法穿透至底层资产的公募基金产品,风险权重有所提升。但被动债基产品投资组合和策略的透明度较高,可以减少资本占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银行等机构的配置意愿。

在多家机构观点看来,在风险分散、策略稳定、费率较低等优势下,债券投资的“工具化”趋势在2025年或还将愈发显著,同时很多细分策略上仍然有较大的产品创新可能。

关注债市跨年“日历效应”

2024年12月以来,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连创新低,其中无风险收益的代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出突破1.7%关键点位趋势,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突破2%。12月20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成为2009年来首次。

全面进入“低利率时代”后,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债市后续的空间?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朱征星指出,对于2025年,关注货币政策。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2025年的降准降息力度可能会更加积极,在工具上买断式回购和买卖国债可能会成为未来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利率下行趋势可能还会延续,债券资产仍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永赢基金同样认为,展望2025年的债券市场,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意味着2025年广义流动性宽松格局将进一步明确,由于流动性宽松向实体传导以及最终改善会存在时滞,在此阶段债市处于顺风期,也是近期债市走牛的核心驱动。

但永赢基金也提示称:“若后续出现房价企稳回升、基本面持续改善、企业盈利上行,届时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下降,债市可能迎来调整压力,预计2025年债市在波动中运行,整体操作难度加大,需要保持较高流动性以及操作灵活度。”

就利率债和信用债的表现来看,在近期的策略会中,方正富邦固定收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吕拙愚还提到,2025年为利率债供给大年,信用债市场供需关系预计将比2024年略有弱化,全面“资产荒”难再现。但在全年可能的较大幅度降息以及化债的大背景下,信用利差有望创新低。相较于其他类似期限的投资品种,3Y内信用债依然凭借其较高的票息收益和较低的波动性,成为投资者底仓配置的优选。

此外记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还都向投资者提示了“跨年行情”对债券基金收益的影响。尽管债市的大环境变化不大,但考虑到历史上债市的“季节性效应”,部分机构指出投资者当前应在持仓产品的久期和流动性上更加谨慎,如对比长债和含权的混合债基,可以更多考虑中短债对资产组合的“减震”效益。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超八成债基实现开门红,跨年行情下如何抱“蛋”而归
第一财经 2025-01-06
债券型基金火了!超98%取得正收益 2025债牛还能延续吗?
中国证券报 2024-12-26
低利率时代 债券ETF成为更为稳健灵活的资产配置方式
中国经济网 2024-12-25
上千只债基收益率超过5% 公募机构:债市做多方向不变
深圳商报 2024-12-17
规模站上1600亿元后债券ETF发展之路怎么走?
上海证券报 2024-12-16
超9成纯债基金净值创新高 债牛或仍有长期空间
金融投资报 2024-12-10
债券ETF加速扩容 规模突破1500亿元,增量来自博时、富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04
十连阳!疯狂债市又起!机构分歧未消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09-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