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铅字印刷时代的报社美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1 16:00

◎焦尚意(退休媒体人)

1986年的报社美编要跟印刷打交道。大报都有自己的印厂,比如《人民日报》印刷厂、《经济日报》印刷厂等。北京青年报刚复刊,自然不可能有印厂。我进报社之初,报纸排版是到天坛东边的体育报印刷厂。

那时候的报纸书刊都是铅字印刷,也就是历史书上介绍的“活字印刷”。在印刷厂,最重要的工种一是掌机,控制印刷机的;二是排版,按照版式设计的样式,把铅字排列成一个“版”。

美编主要是和排版工序打交道,就是把稿件和画好的版式、题图等提前送去,排版工人捡字、制版,最后要打印几份“大样”回报社。报社的校对人员再把大样和原稿、设计版式来校对,不仅能校出排版工人的错误,还要校出编辑、记者的错误。完成一校后,我们第二天一早再送到印厂,让排版车间改,一般都要经过两三次校对,分别称为二校、三校。

“付印”可是大事,全报社好一阵子的劳动成果全在这一锤子了,总编室倾巢出动。在排字车间,有一间小房给我们和别的外报合用,在那儿调整版式、三校核红、签字付印。

所谓调整版式,在印厂只能是微调,版式设计的事情必须在交付印厂排版之前都搞利索,因为每一道工序都牵涉到人力,不可能任由你动不动就重来。

因为上版的铅字一个挨着一个,既瘦不了,字距也不能缩小(铅字和铅字之间可以加锌片,行话“空儿”,就可以适当增加字距。铅字排版一行就是一个单元,比如某一行删掉一个字,那就在这一行之内把一些字之间“空”一点,让这一行整体看起来还算匀称,如果遇到删好几个字或者加字,那就只能把后面的也重新排了),不像后来的电脑那么方便,所以字数一定要数准。字数“亏”了还好说,最后匀出一小块地儿,加一锌板制的小图就齐活。所以铅印时代出版物上时见“尾花”出没,并非全是出于喜爱和审美上考虑,多半就是填个空而已。

要是字数比预留的地方多,“涨活儿”,拼版的“案工”就惨了!我请教刘建湘:碰到这事你怎么办?大刘乐于助人:你要是这行删几个字那段儿删几个字,得一行一行慢慢捋,能把人累死;看涨了几行,找一也是那么几行的段落,直接拿下,写稿的准当是编辑删的。要赶上这活儿一个字不能动,那就认倒霉吧。

那时候报社要求发稿“齐清定”是有时代背景的,就是这种手工劳动主导的排版技术。如果不“齐清定”,后面的印制就没法整了。您想想,这铅字印刷,一校改一点,二校改一点,三校再改一点,且不说费事儿,那工期就是延误没商量了。

报纸出版和图书不一样,图书印刷的工期比较长,延误个一天两天也觉不出来;报纸可不行,一旦付印,工期就是按照小时甚至分钟计算,总不能把该今天出版的报纸挨到明天吧,那可是大事故,麻烦大了!

当时美编要在文稿上标出字号字体,比如“文排小五宋”“小五黑”之类的,就是现在,也还用这种表述,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还要标出多少字一栏。在印厂排版环节,捡字工人在铅字架上捡出字,全按要求的字数排成行,摞成摞儿。要是个别字没有,值班的刻字工现刻;案工把成栏的铅字拼成版上的一个文章区。有编辑新手想自己圈出稿上要强调的某一段,咋办?照葫芦画瓢,标上“小黑五”,让我们乐半天。

在常去印厂的几个人里,胡志坚最老,谢顶,有派头。他原来在延安插队,返城后当小学老师。他曾是北青报资深读者,每个月必给报社寄一封信,全是他看报时记下的错别字,哪期哪版哪篇文章里的,倍儿清楚。一来二去,报社领导觉得,把他调来干校对不正好吗?有一天印厂有人到看大样的小屋跟老胡说事。他嘿嘿一笑:“您是找青年报的领导吧?您看我像,是吧?可我真不是,那儿坐着的那位是我们副总编。”

2024.12.5

手绘/焦尚意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