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里的“国家记忆”
人民铁道报 2024-09-14 14:16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

北京,是观察中国的窗口。

天安门东2.8公里,有一座仅用7个月零20天时间建成的大型车站将中国元素与现代设施完美结合,被评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6年被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火车站建设史上的永恒经典。

图为北京站外景 摄影/杨宝森

2024年9月,金秋的阳光洒向北京站站前广场,温暖而明媚,北京站迎来建站65周年。“东方红,太阳升……”这悠扬的乐曲和铿锵的报时钟声已经在首都上空回荡65个春秋。这乐曲,来源于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北京站东西两侧的塔钟,印刻在南来北往的旅客心间,成为他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北京时间”。

65年来,北京站成为记录新中国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独特的风景地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梳理建立“国家记忆”体系的典型实例。

开创:230天建成为国庆献礼“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1959年1月20日,占地25万平方米的北京站破土动工。从破土动工到正式通车运营,这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雄伟壮观的大型车站仅用了230天的时间,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北京站、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饭店皆是薄壳结构与悬索结构的早期应用实例,装配式结构更是新中国建筑的第一次。

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为了社会主义首都的新形象,北京要建设一个全新的北京站,并要求设计者将这座火车站设计成北京的地标性建筑。

“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关键时刻,中国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一场举国支援、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在北京站随之展开。

按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古今中外、一切精华、兼收并蓄、皆为我用”的原则,北京站建设采用超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7个多月内高质量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

“周总理非常认真地听取了北京站建设的汇报,当时就提出了几个要求,一个是说北京站是国家首都的迎宾门,一定要建成全国最好的一流火车站。”北京站建站总指挥李岳林的大儿子安建武回忆道,“当设计人员将图纸给周总理展示的时候,周总理发现了图纸上的一个问题,双钟楼图纸基本定了,但是两边比较空,没有现在的角楼,总理提议要增加角楼。这样比较对称,符合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

设计人员立刻连夜讨论修改,在北京站的建筑两边各加了一个角楼,整个大楼的屋顶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关怀:毛主席凌晨视察北京站并亲笔题写站名

时光回溯到1959年9月15日,北京站正式落成。

1959年9月15日凌晨,北京站张灯结彩,车站职工着装整齐。毛泽东主席在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和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副部长武竞天等陪同下视察了北京站。毛主席视察后两个小时,第一列旅客列车开出北京站。从此,9月15日就成了北京站的建站纪念日。

“凌晨3点,视察之行将结束,陪同毛泽东视察的北京铁路局副局长、北京站建站总指挥李岳林突然向主席提出了一个请求,我们请毛主席给北京站题个站名吧。”北京站退休职工郑大焕回忆道。

随后不久,毛主席亲笔为北京站题写了站名。从此,“北京站”三个大字伴随着《东方红》的悠扬旋律成为永久性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59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北京站,在售票大厅通过玻璃窗口接过售票员贾根柱递出的一张火车票,毛主席饶有兴趣地拿着这张火车票,正反面都看得很仔细。1959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毛泽东主席视察北京站的消息,“一张火车票的故事”被载入北京站发展史册,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

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北京站建设和发展,根据北京站站志记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到北京站视察,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新时代:客运提质让首都这张“金名片”更加闪耀

走进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时代的建筑,新时代呼唤新时代的车站。

车站是营造城市活力、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多方需求的重要空间,让我们从首都这张“金名片”开始,触摸一座城市的温度。

2022年,一场客运提质攻坚战在北京站打响。北京局集团公司党委用时代的眼光挖掘铁路老站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推动传统服务品牌升级,增强老站的时代性和影响力,翻阅大量历史资料,确定了“原貌修缮、化繁为简、聚焦首善、打造精品”的总方针,候车空间扩容、商业提质升级,旅客“穿越”在历史博物馆中,甚至能一眼望见明城墙,在复古典雅的车站中开启一段美好旅途。

视觉之美、细节之美是很多旅客在2022年春运期间走进北京站最大的感受。“为了将视觉色彩恢复至建站模样,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因为建站初期老照片都是黑白,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翻阅大量文字资料,配合早期彩色照片,一一进行比对,设计了复原方案,小到暖气罩颜色的确定,都是北京局集团公司领导亲自上手抓。”北京站党委书记徐刚说,“中央大厅上方约1225平方米的双曲扁壳穹顶是介于湖蓝、孔雀绿之间,我们为了寻找这种颜色反复尝试。更换暖气罩时,我们拎着油漆桶现场调色,制作20余版小样,只为找到最贴合窗台、墙裙颜色的版本。”

北京站的一砖一瓦一盏灯都是经典,一桌一椅一幅画都是历史文化,“在文物里运营一座车站”成为铁路人的新挑战。北京局集团公司在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举措等方面不断探索,做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步规划、服务与创效同步谋划、硬件与软件同步推进、品质与管理同步提升,让“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站更加雄伟亮丽。

琉璃黄的墙体、飞檐的钟楼、庄重的立柱和角楼、古典的花棱格……漫步在北京站,1万多盏不同造型的大小灯具,每一盏灯都诉说着65年来的故事,如今依旧明亮闪耀。站在北京站中央大厅抬头环顾,四周悬挂的12盏水晶花吊灯,每盏重约1吨,彰显着古朴、厚重的气质;第六候车室内,摩天轮般的灯具与天花板花纹重合,一根根灯轴仿佛成了花朵筋脉;在大厅柱间花格安装了隐藏灯带,夜间开启后,米黄色的光源照亮“花朵”,十分温馨。

发展:铁路营业里程从2.1万公里到16万公里的一个缩影

2019年暑运,北京站首次开行复兴号列车,让每个北京站人为之骄傲。放眼全国,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北京站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展是北京站奋进曲中永恒的旋律,一组组生动而翔实的数字清晰显示了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成为反映新中国交通变迁的生动缩影。

“194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2.1万公里,如今中国铁路总里程即将超过16万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首都大型交通枢纽——北京站旅客发送量超过了设计能力的5倍,从建站之初的日发送旅客3万余人次增加到现在日发送旅客最高达18.7万人次。1978年至2023年,北京站年旅客发送量由1459.8万人次增加到1845万人次,增长26.4%,铁路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北京站站长韩辉说。“人享其行”不再是梦想,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如今的北京站在不断提升运输潜力、优化列车开行路径上下功夫。

北京站建成后开始担负越来越繁重的运输任务。北京站开行列车对数逐年增加:建站初期日接发列车33对;1966年开行列车40对;1978年开行列车61对;1988年开行列车80对,是建站时的2.4倍;1993年开行列车已达到82对;2023年日均开行列车104.5对,是建站时的3.1倍。

“指挥中心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关系着高铁列车的安全。列车运行计划执行、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大数据应用等都在这个‘最强大脑’。”北京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祁桂霞介绍说。北京站新的指挥中心是北京局集团公司最先进的指挥系统之一,新的行车室也是数字京铁建设的一个缩影。

北京站通过对客运进站验票系统、服务引导系统、安全卡控系统以及自助售(取)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行网格化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客运大数据的应用,使65年老站在新时代呈现新面貌、新风采。

美好: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

追求美好生活,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在北京站,旅客既能乘坐绿皮火车怀念历史、穿越往日时光,也能搭乘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风驰电掣、感受科技力量。

从建站初期拥有12条股道,到2024年的16条股道;从6个站台到14个站台;从绿皮车到复兴号动车组……与北京站同龄的退休职工曹志勇见证了北京站65年的变化与发展,在他奋斗过的日子里也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坚持并传承了下去。

现在的北京站是京哈、京沪、京广、京九铁路和京哈、京沪、京广高铁以及京唐城际线高速铁路的交会点,通达祖国四面八方;还承担着开往平壤、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始发站的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切为了旅客出行需求。2004年4月,北京站在全路首次建成大跨度钢结构站台无柱雨棚,站台由6座扩展为8座,站台高度由0.7米增至1.25米;2024年北京站雨棚大修工程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2019年暑运,北京站首次开行复兴号列车。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朝阳站作为京哈高铁始发站,由北京站负责运营管理。北京站如今下辖8个车站、1个动车所。2024年6月15日,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这也是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列车。

北京站“素萍服务组”在众多旅客心中,是北京站的一块金字招牌。李素萍大姐退休后,“80后”杜京林接过了这面旗帜,成为了“京铁爱心——素萍服务室”的客运值班员。65年来,北京站帮助的困难旅客达335万余人次,先后获得全路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

古老的城墙与火车的对话成为北京站修缮后的一大亮点。一眼望去,在第八候车室170多米尽头处,三扇拱形窗户后,可见年代更久远的历史遗迹——明城墙。

“在车站的这个角度给孩子拍一张照片,讲讲历史故事,挺有意思的。”带孩子回东北老家的刘青夫妇拿着相机给孩子拍照。

岁月如山亦如海,奋斗如诗亦如歌。笔者走出北京站时,又逢整点钟声响起,伴着几代人熟悉的《东方红》乐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就镌刻在那一列列疾驰的火车上,也映照在北京站来往旅客的笑颜里。

文/李蓉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盛世华章·共庆华诞”北京站响起歌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30
北京站今天65岁了!“中华第一站”擦亮“金名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5
受台风影响北京地区多条铁路线临时停运
新华社 2024-07-28
受台风影响,北京地区多条铁路线临时停运
新华社 2024-07-28
视点 | 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今日到北京站可以乘坐京沪高铁列车啦!旅客就近乘车更方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北京站首开京沪高铁列车 火车票今起开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非遗制作 “书香”添彩 2024年春运北京的火车站里文化味渐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