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巴黎 | 恼人的时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9 10:34
在巴黎采访奥运会,最初几天最难的事情一个是吃饭,另一个就是倒时差。北京与巴黎的有6个小时的时差,这样的时差还是挺折磨人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24日抵达巴黎,特意选了一趟从北京凌晨起飞的航班,到达巴黎时也是当地时间的早晨,本以为这样在飞机上睡一觉就自动进入到巴黎当地的时间节奏当中了。这样的计划不赖,可实际情况却不一样,到巴黎的第一天日行将近3万步的节奏,但到了晚上仍然没有太大的困意。辗转反侧许久后,方能入睡。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就醒了,这时差真是有些折磨人。科比有句名言:“我看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套用这句话,“我也看过巴黎凌晨四点的样子”。
第二天准备开幕式的报道,依旧是“暴走模式”,早出晚归虽然身体疲惫,但晚上睡觉仍不香。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又醒了。虽然仍然是“早起的鸟儿”,但还是很庆幸这比前一天的情况有所好转,至少时差的不利影响在减小。
实际上,除了身体的倒时差,工作上也同样经历着类似的情况。采访奥运会这样的重大赛事,记者每天行程都非常紧凑。但由于时差的缘故,既要考虑奥运会哪些比赛更符合报道的需要,同时还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快点发稿,每天都是时刻紧绷的状态,甚至些时候感到分身乏术,体力透支。但再难也要努力去适应,毕竟这是奥运会,对所有的相关人员都是种考验。
文/北京青年报巴黎专电 特派记者 宋翔
编辑/王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