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
经济日报 2024-05-09 09:15

5月6日,上海光源迎来对用户开放15周年。作为服务全国科研团队的用户装置,15年来,上海光源已服务全国近800家单位、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超47000名用户,支撑用户完成2万多个实验课题。这不仅是上海光源大科学装置的成功,更是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的缩影。

作为国家战略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领域发挥的创新基座功能不言而喻,其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以上海光源为例,作为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其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验条件,使得许多之前难以观测和研究的现象得以揭示,支撑了全国众多研究团队完成了大量的实验课题,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提升了我们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更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大科学装置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科研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难以解决复杂问题,而大科学装置则为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可以共享实验资源,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科学难题。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加速了科学进展,也促进了科研团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大科学装置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能够聚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在装置的规划、建设和使用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同时,大科学装置也能够吸引大量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前来学习和工作,为我国科研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大科学装置具有极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往往会诞生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可应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当然,也应看到,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运营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团队,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中的作用,也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应多措并举,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升级。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为大科学装置服务。坚持优化大科学装置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确保装置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大科学装置的评估和监管,确保其发挥最大科研效益,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文/李治国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牵手港澳8所大学 粤港澳合作建设南方先进光源
南方日报 2024-10-28
大科学装置南方先进光源正在筹建中 专家呼吁中国散裂中子源与其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南方日报 2024-06-25
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人民日报 2024-06-03
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年内发射“第一束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广东东莞今年有望启动第二台大科学装置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图记|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新华社 2023-06-23
大科学装置,带来怎样的“裂变”
解放日报 2023-06-12
大科学装置为何能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光明日报 2023-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