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月子中心服务不当致婴儿结肠炎加重的案件,法院判决月子中心赔偿损失。法官提醒,当前选择月子服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对月子中心的软硬件、人员配备、常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成熟度较低,不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因需求与供应不匹配,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母婴护理纠纷多发,对此应予高度重视。(4月15日《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多地月子会所发生婴儿被重拍致伤之类事故或纠纷,反映了一些月子会所服务质量堪忧以及该领域存在监管盲区等问题。另如某月子会所比别处均价贵出10倍多,顾客感觉遇到了“价格刺客”,则说明收费存在诸多乱象。去年,有媒体盘点出五大“坑人”产后康复项目,包括满月发汗、排残奶、卵巢调理、骨盆修复以及子宫复旧,这些项目多由月子会所等机构提供。月子会所导致母婴伤害的案例并不罕见,此次出现婴儿结肠炎加重,是又一个典型例证。
月子会所与顾客之间容易扯皮闹矛盾,与月子会所在很多方面定位不清、模棱两可有关。月子会所属生活服务机构,机构和个人不必具备医疗相关资质,但不少服务与医疗关系密切,严守界线则属于生活服务,稍微过界就涉及医疗服务。其他五花八门的服务如何提供,也多由月子会所自己说了算。此外,产妇和婴儿随时可能出现紧急情况,但月子会所没有被纳入医疗体系,病情难以早期发现,转诊也难以做到快速有序。
消除模糊空间,是规范月子会所服务的前提。比如,若想避免月子餐成为赚钱的噱头,就必须明确质量标准,让产妇吃得明白。排残奶、卵巢调理、骨盆修复等服务或可当作生活服务,但生活服务不能宣扬治疗功能,不能使用医疗器械和诊疗手段。只有对服务名称、内容、标准等进行清晰界定,提供服务和实施监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给月子会所找出路,要敢于创新。医养结合已成为当前的社会热词,但医养结合指的是医疗和养老的结合,可考虑探索推出医养结合之“母婴版”,让围产服务也能与医疗形成紧密结合。由于产妇减少,产科的业务量明显缩减,导致一些产科被压缩甚至关闭。可以考虑让产科附带提供月子服务,如此不仅可让产科免于被精减或压缩,而且月子服务质量也会显著提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要多通过创新来规范和优化月子会所服务。
生孩子、坐月子,对于家庭是大事;呵护好产妇和婴儿,则体现出社会的温度。在出生率下滑、社会期待不断完善生育配套政策的背景下,大幅提升月子会所服务水平显得日益紧迫。月子会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既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效,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目前有必要围绕月子会所“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进一步明确其市场定位、服务标准、监管规则,确保母婴能够在此安心享受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
文/时本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