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猫姐能量圈 2024-03-07 22:00

1

前段时间,我汇总班上学员们写作中所犯的语法问题时,发现绝对化表达显得特别突出。

有些绝对化表达,看起来只是多了一个字、一个词,好像无关紧要,其实不然。

曾经,有个学员在文章中写下这么一句话:那些从小在糟糕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以后的婚姻都会不幸福。

我当时就追问:“你确定所有在糟糕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以后的婚姻都会不幸福吗?”她想了想,有些底气不足地回复我:“可是,至少我周围接触到的……好多人都是这样……”

我继续问道:“那你说的好多人是有多少人呢?10多个?100多个?1000多个?”她好像明白了些什么,连忙回复也就七八个。

平心而论,她接触的这七八个人,才占这个群体的多少比例呢?如何能用七八个人的现状去给所有这类人的命运下结论?

初看不就多个“都”字,能有多严重?

但顺着这个认知继续往下推理,是不是就变成了:只要一个人原生家庭的起点很糟糕,那么,以后他的婚姻就不可能幸福,或者说他就不配得到幸福。

婚姻幸不幸福,跟很多因素有关,原生家庭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唯一。

所以,以上看起来有些咬文嚼字,却不经意间暴露了我们很容易在思维上犯的一个错误:拿局限的认知给这个世界下定义。

这种局限如果不加以突破,极有可能演变成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作为旁观者,就会对那些成长于糟糕原生家庭的人怀有偏见,比如若是作为当事人,就武断地给自己的未来判了“死刑”。

若是前者,会让一个人失去看世界、了解他人的客观视角;若是后者,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先给自己的未来判了“死刑”,那他又怎么会去尝试人生别的可能性?或者说即便有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大概率也会视而不见。

2

这样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很多人就认定只有考上好学校才算出人头地。如果他考不上呢?

要知道每年经过高考的分流,确实有很多人考上一本二本,但还有更多人遗憾地与本科擦肩而过。那些擦肩而过的人中,有人读了专科,毕业后自食其力找工作;有人去上技校,学一技之长以此谋生,也有人参加了工作,进入了社会这所更庞大的学校。

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人生没有完了,也没有低人一等。

高考只是对一个人未来命运走向的一次筛选而已,此路不通只代表自己比别人少了一个机会,并不代表连尊严都没了。

狭隘对一个人最大的毒害,莫过于让一个人无比自信地待在看似无比正确的认知区域,而后对其它可能性无比排斥。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镇上一个去广东打工回来的长辈跟我们讲,广东的粽子是咸的,里面还有五花肉、蛋黄,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小孩子都不相信他的话,甚至还有一些大人嘲笑这个长辈胡说八道。

粽子明明就是用糯米包的,蘸糖吃的,是甜的,怎么可能是咸的?怎么可能还有肉?这就是瞎说。在那之后的十多年,我一直都是这么认定的,而且从此也更加坚信粽子不可能是咸的。

多年后我去到广州工作,亲口吃到了那个所谓的咸粽子。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

你看,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咸粽子,而只是我没有见过、没有吃过而已。

当一个人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太过匮乏,或者见识太过短浅时,就会用“我以为”的视角看世界,就会把我所了解的世界和外面真实的世界划上等号。

如果再封闭一些,便越发地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去坚守自己的见解”。

由此,一个人就彻底掉入“越局限——越狭隘——相信的东西越绝对——越排斥其他可能——变得更局限”的恶性循环中。

3

有句话说得特别一针见血:一个人想开阔视野不容易,但把自己变得狭隘却特别容易。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一天不跳出自己单一的、绝对化的价值观体系,那么他就会一直活在“井底”,就很难用包容的、开放的姿态和周围的人相处,和这个世界对话。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时、人会生老病死,这些是绝对存在的。但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还有更多事情是无法绝对化的,再加上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这更加提醒了每个人都要不断去摆脱自己的狭隘。

就像曹操的那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虽然已成为一个网络热梗,但仔细一想,为什么不可能呢?为什么不能有其他可能呢,所以才有了另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有没有一种可能……”

只有进大厂当高管才算出人头地吗?有没有一种可能,凭一技之长谋生也不差;一到30岁就非得结婚吗?有没有一种可能,30岁时搞事业38岁时再结婚也不晚;非得在北上广深定居才算人生赢家吗?有没有一种可能,回到县城生活有父母、朋友陪伴也是人生赢家……

千万不要因为狭隘而扼杀了自己探索世界、体验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很多年过去了,那个粽子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存在,每当我发现自己差点又要陷入狭隘、妄下判断时,就赶紧提醒自己:这世上不只有甜粽子,还有咸粽子。

当然,摆脱认知上的局限和狭隘,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性刷新认知的过程,而这种认知刷新的背后,就是要不断学习、多读书、多见世面,对人对事多些理解与包容,多用开放的视野去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最后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大不一样、人间也更加值得。你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作者简介:薛笨笨。新书《向阳生长,不负此生》全网热销中。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猫姐能量圈(tqq1214cat)。

相关阅读
夜读|人生是旷野
帆书樊登讲书 2025-01-20
夜读|看谁都不顺眼,是你格局太小
儒风大家 2024-11-17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29岁独腿小伙登顶四川奥太娜雪山
华西都市报 2024-11-13
“95后”进厂: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南方日报 2023-12-26
夜读|勇于破圈,是人生逆袭的开始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3-10-12
夜读|修得大自在,过好小日子
诗词天地 2023-09-25
夜读|生活并不是追逐,而是感受
猫姐能量圈 2023-07-18
感悟|决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
南师国学堂 2023-05-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