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通州区新华街道京贸国际城社区的张淑兰,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张姐”。带领家人践行绿色出行、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张淑兰用行动助力社区建设,守护城市的绿色环境。
绿色出行 文明相伴
生活中,张淑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3510”绿色出行方式,即3公里内步行,5公里内骑行,10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张淑兰家住通州区,每月都需前往医院开药,2个小时路程她拒绝儿女开车接送,坚持乘坐地铁出行。接送孙子,她也选择乘坐公交出行,陪孩子用双脚探索城市的美好,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绿色出行的理念。10站地的车程,3岁的小外孙早已习惯,出门时常跟姥姥喊着要坐公交车。
在张淑兰的带动下,家人们也纷纷选择绿色出行。张淑兰的女儿是一名教师,原本每天驾车上下班,遇到早晚高峰时常拥堵难行,如今她已改为“共享单车+地铁”的出行方式,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又大大提升了通勤效率。其他家庭成员也都将“四轮”换成“两轮”,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成为“出行主力军”。“我们一家人现在是互相影响、互相监督,少开车、多走路。”张淑兰自豪地说。
绿色出行的同时,不忘文明出行,张淑兰积极参与各项路口执勤工作,每次都早早到达执勤点位,配合交警维护交通秩序,耐心引导行人,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面对想要骑电动车疾驰而过的年轻人,她会柔性劝导,举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后果;遇到岁数较大的老人,她耐心沟通,一遍遍嘱咐过马路时注意通行安全。“路口执勤时,能看到大家耐心地等待红灯、安全地通过路口,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张淑兰欣慰地说。
见“圾”行事 守桶行动
为了守护城市的绿色环境,张淑兰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5月《北京市垃圾生活管理条例》实施,张淑兰所在的社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并面向社区招募“桶前值守”志愿者。报名者只有寥寥几人,张淑兰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桶前值守工作。“这其实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我认为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张淑兰说。
最初的垃圾分类在社区开展不顺利,一次值守时,张淑兰劝导居民不要乱扔垃圾,对方却直接将一袋垃圾丢在她面前,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听了这话,张淑兰蹲下身捡起垃圾袋,将里面的垃圾一一取出,并耐心告知居民应当如何分类。之后的每一次,张淑兰都是如此,取出垃圾袋、挑出混放的垃圾、投进正确的垃圾桶中。即使盛夏时节,垃圾气味刺鼻时,她也依旧亲力亲为,认真分类。久而久之,居民们开始理解并配合张淑兰的工作。
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再上台阶,张淑兰主动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积极倾听居民的意见反馈,向社区建言献策,提出了多项实用建议。例如增强垃圾桶盖子的磁力、更改《垃圾投放提示板》背景颜色、增强冬季垃圾桶附近照明等。日常值守时,她也会悉心观察,在居民投放垃圾后递上自备的纸巾,让居民清洁双手。
在张淑兰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京贸国际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居民参与率和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张淑兰始终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期待居民们能投身于绿色公益事业,守护共同的家园。
文/满紫怡
供图/张淑兰
推荐单位/通州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