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抢人” 理财公司补投研短板
北京商报 2023-09-15 10:04

金秋已至,“抢人大战”在即,理财公司也陆续拉开了2024届秋季校招帷幕。9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日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发布了校招计划,金融科技类相关人才最受青睐。作为资管市场的“生力军”,成立伊始,理财子公司就背负着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使命,经历了两轮“破净潮”影响后,理财公司的赎回压力仍在延续,下一步,如何提升投研能力建设、提振投资者信心亦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2024年理财公司校招“鸣枪”

每年9月,金融机构就进入了校招的“高峰期”,理财公司也不例外。9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均发布了校园招聘计划,投研、金融科技类相关人才成“香饽饽”。

根据农银理财发布的2024年校园招聘启事,该行业务管理岗拟招聘20人,主要从事资产管理相关的投资研究、集中交易、风控合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工作。

工银理财面向境内外高校毕业生拟招聘的岗位覆盖交易业务岗、市场营销岗、投资研究岗(权益方向)、投资研究岗(固收方向)、金融科技岗、运行管理岗多类。

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招聘环节,理财公司也更加注重金融科技人才的引入。根据南银理财发布的2024届全球校园招聘信息,该公司科技管理部信息技术岗主要从事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数据分析、系统运维等工作。应聘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优先。宁银理财也在招收科技部专业技术方向的相关人才。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投研人才面向具体行业,理财公司需要对行业的具体情况摸底了解,也需要将行业情况对投资人做说明。而金融科技和风控人才面向理财公司自身管理和营销,通过数据反馈和数据算法来提高风控效率,通过金融科技来强化信息收集能力,并实现理财产品设计上的精准定位,针对用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营销。

资产管理规模涨跌不一

从第一批机构开业至今,理财公司已走过了四年的发展历程。行至今日,理财公司经营能力如何?又向市场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从A股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报中,可一窥究竟。

9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可谓是涨跌不一。国有大行系理财公司中,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均出现下滑,具体来看,截至上半年末,上述4家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61万亿元、1.42万亿元、1.5万亿元、1.47万亿元,分别下降8.52%、20%、14.77%、23.04%。

股份制银行系理财公司中,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产品余额为2.53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72.54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726.22亿元;华夏理财产品余额4718.3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8.10%,对此,华夏银行指出,是受债券股票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理财遭遇大规模赎回、存量产品清算、超额收益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浦银理财也受到了影响,截至上半年末,该公司产品规模为7057.76亿元,较去年末的8393.03亿元下降15.91%。

从2023年资管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27.65万亿元减少逾2万亿元。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实现反超,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27.69万亿元。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都是资管行业的“老大哥”,如今宝座“易主”一度引发市场争议。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部分理财公司管理规模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22年理财产品遭遇两轮较大的“破净”潮,理财客户抗风险能力不强,对净值波动较大的产品接受度较低,赎回现象增多,今年虽然固收类产品净值持续回升,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另一方面,投资环境不佳,居民理财趋向保守,更加偏爱储蓄,存款的财富性属性加强,呈现出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

不过,今年上半年,也有理财公司逆势翻盘,资产管理规模复苏、回暖。光大理财、交银理财等公司的管理规模均实现上涨。

提升投研、风控能力建设

伴随全面净值化落地施行,无风险收益时代落幕,2022年“破净潮”的发生也让理财公司清晰地意识到提升投研、风控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在完善风险管理方面,招银理财表示,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及市场风险研判,流动性风险管理妥当,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风险进行排查,按照监管要求,完成内控新规整改任务,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推进覆盖全员的分层式合规教育。

中银理财称,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对业务赋能和“护航”力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

建信理财指出,在产品端,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适当增加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提升资金端稳定性。在销售端,建立健全理财产品准入、筛选、评价体系,强化优质产品发掘和销售能力,提升客户财富管理体验。在客户端,开展定制化精准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做好投资者陪伴。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有多家理财公司负责人也谈及了对投研能力搭建的愿景。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下一步将以固收产品为经营重心,通过合理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提高稳定资产配置占比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产品净值波动,以低波动核心产品线做大、做实理财规模“压舱石”。

在客户类型上,目前,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主要限于银行渠道,以C端为主,接近99%为个人投资者。一家理财公司人士坦言,“财民”普遍风险偏好较低,资金期限短,流动性需求突出;而理财投资端以标准化资产为主,市场震荡叠加市场价估值,资产组合高波动、低流动性特征凸显。客户端的特殊性成为银行理财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些都是银行理财未来亟须提升的能力。

理财公司发展时间短,投研体系从无到有,人才相对匮乏。普益标准研究员张艳指出,需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大福利待遇和透明规范奖励机制,持续完善投研团队。同时,理财公司应该构建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研究体系,包括宏观研究、行业研究、资产分析等,构建完善的分析框架;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也应该建立起多市场、多策略、多资产品种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促进整体投研能力的提升。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14家银行理财公司业绩出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资管规模居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02
理财产品又现提前“退场” 提高投研能力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 2023-12-05
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回调 业内人士呼吁提高投研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3-07-18
银行理财频降费 投研能力是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3-02-24
管理规模增长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经营数据亮眼
中国证券报 2022-08-25
深耕核心竞争力 银行理财公司中报业绩不俗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2-08-25
银行理财理性应对净值波动:调业绩基准、提前终止产品、提升投研能力“各显神通”
上海证券报 2022-08-13
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半年:净值波动成常态 强化投研是关键
上海证券报 2022-07-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