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房容易,再想要回难上难!老年人做这事儿,慎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22 22:26

将拆迁安置房放在子女的名下、和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现实中,一些老年人早早地将房子的权属交予子女、亲属或他人,但没出几年,便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后悔,甚至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这时,老人想要再拿回房子,便障碍重重,有时甚至导致亲友反目、对簿公堂。

赠予赡养类

将安置房给二子,九旬老人欲撤销

一次棚改,让家住通州区的李家人的生活泛起波澜。李大爷年过九旬,老伴儿去世,膝下有两个儿子大李和小李,两人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2017年,因为棚改项目建设需求,李大爷家的宅基地即将被拆迁。就拆迁事宜,李大爷和相关公司签下补偿协议,约定拆迁后,老人一家人将分得5套安置房。2018年,李大爷和两个儿子及其家人又开了家庭会议,并签下一份家庭协议,将五套安置房都留给了两个儿子,李大爷日后由两个儿子赡养。

但仅仅过去不到一年,李大爷便一纸诉状将两个儿子告到法院,要求撤销2018年签下的分配协议。老人因何为之?李大爷称,两个儿子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李大爷在庭审时告诉法官,自己目前并没有和两个儿子一起居住生活,儿子也从来没有管过他,老人甚至表示,今后也坚决不同意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对于老人的说法,两个儿子并不认可,称现在只是见不到老人,并非不愿意赡养老人。

根据法律的规定,老人赠与房产后,如受赠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可根据房产所有权的转移情况行使任意撤销权或法定撤销权。“考虑到李大爷已经九十岁,赡养问题与其将来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应尊重老人的个人意愿,因此该分配协议中关于赠与部分所涉及的赡养条件难以实现。”三中院民二庭副庭长杨夏介绍,法院在二审时最终判决撤销了此前的家庭协议,双方可另行解决拆迁安置等利益分配问题。

赠予继承类

儿子获拆迁房后去世,祖孙对簿公堂

另一起发生在北京的案件,同样由老人将拆迁房写在子女名下引发。年过七旬的于大爷和张阿姨育有一子,早年间,老人的旧房拆迁,将旧房安置房面积全都转为了儿子名下的新房安置面积,也因此,老两口的儿子于先生名下有三套拆迁房。

2019年,老夫妻俩的儿子于先生去世,生前弥留之际,于先生曾立下遗嘱,将房子、存款、抚恤金等财产交予自己的妻儿继承,其中,三套拆迁房由于先生的儿子,也就是老夫妻俩的孙子小于继承。在遗嘱里,于先生并未给父母分配财产。

但在儿子去世后,于大爷和张阿姨却老无所依,在外租房居住,靠退休金和村里的补助度日。2020年,祖孙之间最终对簿公堂。一方面,老两口要求确认三套拆迁房中也有老夫妻的份额,另一方面,儿媳和孙子则希望两个老人配合其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

因为老夫妻俩的儿子在处置房屋时,未给老父母留下相应的房屋用于居住,也没有留下现金作为二人养老之用。法官根据《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相关规定,最终为老夫妻俩在一套房屋内设立了居住权。法院认为,老夫妻俩的老年生活岌岌可危,无法实现基本的老有所居,因而判决确定一套房子可用于老夫妻俩实际居住使用,二人有权一直在此居住,直至百年之后,但房屋的权属依旧按照约定登记在孙子名下。

记者从一线办案法官处了解到,许多老年人的房产纠纷,都是像于大爷和张阿姨这样,因为子女去世、离婚、再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面对生活的变故,老人不得不重新安排晚年赡养问题。

遗赠扶养类

丧子后和儿媳关系破裂,遗赠扶养协议被判解除

也是因为儿子去世,七十多岁的李大娘在2021年和儿媳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协议中约定,由儿媳韩女士照顾老人,等老人百年之后,老人名下的宅院归韩女士所有。

但李大娘与儿媳共同生活后,却渐渐有了嫌隙,两人之间的矛盾有愈发不可调和之势。李大娘打定主意,要上法院起诉儿媳妇韩女士,解除曾经签下的遗赠扶养协议。在李大娘看来,儿媳妇韩女士对自己不好,常常辱骂她,还让她住在敬老院内。而韩女士则表示并没有辱骂和虐待老人,还曾经为老人提供了近三万多元的医疗费、养老费。

经过法院的一番审理,案件终于尘埃落定,双方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被判解除。法官认为,签订该协议之后,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矛盾恶化,韩女士已不适合再扶养李大娘。而李大娘也需要付给韩女士各项费用两万多元。“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其订立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信任关系一旦破裂,遗赠抚养协议的目的可能就无法实现,双方当事人均有权解除协议。”法官介绍。

调查

案件查明难度大,部分老人终败诉

近年来,不少涉老年人的房产转让类的案件进入法院。一些老年人赠予房产给子女后,子女离婚或者去世,纠纷就会随之而来;一些老年人因为转让了房子,对赡养的要求变高,而子女的赡养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老人便想收回房子。

“随着房产价值的提升和养老社会的到来,这类现象不在少数。”北京三中院法官助理眭立曾参与办理过不少此类案件,也跟不少老年当事人打过交道,她注意到,这类案件是杂糅的、复合的,并非单一的赡养、买卖纠纷,事实查明难度很大,程序性问题多。尤其是一些涉及老人子女离婚、死亡或者子女众多、继承关系复杂的案件,由于房产价值高,同时原有的维系亲情的纽带缺失,这类案件的处理颇为棘手。

打官司对老年群体来说并非易事。一些老年人和子女亲属之间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协议。而案件审理周期往往也较长,有时一个案件涉及多份协议,需要申请证人出庭、笔迹鉴定、房屋价值鉴定等。

而打官司的结果,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一些老年人通过诉讼的方式,最终达成了他们的诉求。但现实中,也有一些案件,相关老年人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眭立介绍。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赠予房产是当时上当受骗了,但实际上各项手续都十分完善,也有的老年人因为证据缺失等原因,最终败诉。很多案例中,即使老人顺利拿回房产,但败诉一方却是老人子女,对家庭关系也不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提醒

老人处理财产应三思,录音录像留证据

三中院民二庭副庭长林存义建议老年群体,应当谨慎处分自己的财产,特别是房产等价值较高的贵重财产。 “决策时,也要多和子女进行协商,全面地考虑自身的身体状态、退休后的收入情况、子女的工作、婚姻状态等。”

赠予协议中应该约定哪些内容?法官认为,可以考虑在赠与协议中明确约定,履行赡养义务是赠与房产的先决条件;或是保留老人对房屋的居住权等,以防突发意外事件导致维权受阻。

当老年人认为权益受损害时,应该怎么办?法官提醒,老年人或者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同时可及时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各级政府反映或咨询,必要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权。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去当地的司法机关申请法律援助,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平时,老年朋友也可多多留意相关部门所设立的老年法律援助中心、老年人权益维护岗、老年维权热线等。

法官还提醒,在生活中,老年人也应该不断地增强法律意识,可以多多关注社区普法宣传栏、电视普法节目、权威机构发布的消息等。同时在涉及资金往来、交易时,老年人应该注重证据留存,学习运用录音、录像等信息化手段保全证据,以期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司法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
法治日报 2025-01-04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提升保障老年人权益水平 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法治日报 2025-01-02
防止遗嘱继承纠纷 这几点需要格外注意 法院详解如何立遗嘱更稳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北京三中院:涉赡养老人类民事案中合同纠纷占比超三分之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扶养孤寡老人,他获赠五套房产
人民法院报 2024-07-08
赡养孤寡老人获赠房产,司法裁判引领正确导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转让房产托付养老咋成了“老无所养”
工人日报 2023-09-07
七旬老夫妻起诉4个子女不赡养 两女儿称父母偏心 钱和房都给了儿子
成都商报 2023-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