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件大事你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案例推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09:30

由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新华网共同发起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活动于8月7日正式开启网络投票。

目前,共有26个推荐案例进入投票环节。

投票活动从2023年8月7日持续至2023年8月16日,网民可登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activity/whjs2022/index.html)页面进行投票。

1.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惊艳世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在开闭幕式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烟花表演中的“迎客松”“青绿山水”、参赛国和地区的队牌联结成一朵雪花……无不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向世界传递文化自信、中国美学。

1.jpg

图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图片来源:人民网

2.jpg

图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2.“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引发参观热潮

2022年9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紧扣“奋进新时代”,设置6个展区,展出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展览要素6000多项,定格历史瞬间,筑牢时代记忆,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十年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发参观热潮。

3.jpg

图为展览序厅 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jpg

图为展览馆外景 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3.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京落成揭牌

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同时落成揭牌,包括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其中,中央总馆背靠燕山、俯瞰京华。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反映当代文化发展成果的创造性举措,是彰显中国的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文化工程。

5.png

图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外景 图片来源:新华网

6.png

图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内景 图片来源:新华网

4.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

2022年6月,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迈出重要一步。此次通航进一步贯通了“绿色、和谐、生态、优美”的京津冀文化交流大动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生动实践。

7.jpg

图为京杭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8.jpg

图为游船通过船闸进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 图片来源:新华社

5.数字科技应用逐渐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引擎

数字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文旅行业带来新机遇,北京市以文旅融合创新为突破口,推出陶然亭公园5G游船智慧管理应用、“画游千里江山”沉浸式光影展演等多个文旅融合数字化创新项目,带来了文旅迭代的全新体验,为打造行业发展新模式构筑坚实基础。

9.png

图为陶然亭5G游船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10.jpg

图为“画游千里江山”沉浸式光影展演 图片来源:新华网

6.“云看展”“云演播”等文化新业态精彩纷呈

2022年,云看展、云演播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国家大剧院开展线上演出直播周,北京人艺推出线上展演剧目,成功举办“京·彩”北京文化网络传播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以数字文化创意赋能文化传播。

11.png

图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网络直播截屏

12.jpg

图为国家大剧院在线演出通告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

7.北京六项重大考古成果集中发布

2022年10月,北京中轴线、琉璃河遗址、新宫夏商周聚落遗址、路县故城、金中都、长城六项重大考古成果在北京公众考古季发布。这六处重大考古成果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为研究北京城市变迁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完善了北京历史轴线发展的时间链条,进一步揭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13.jpg

图为正阳桥遗址镇水兽与驳岸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14.jpg

图为怀柔箭扣明长城遗址 图片来源: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

8.“何以中国”展览引发广泛关注

2022年1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和全国29家博物馆举办“何以中国”《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展览聚焦中华文明特质,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套,包括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国宝重器,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15.png

图为“何以中国”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16.png

图为“何以中国”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9.万寿寺等一批文物古建融入城市生活圈

2022年,历经五年整体保护修缮,素有“京西小故宫”美誉的万寿寺重新开放,北京艺术博物馆开馆。北海漪澜堂建筑群、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完成修缮并开放,近600岁的八里桥完成大修。北京市不断探索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路径,让文物古建“活起来”,成为居民休闲休憩的文化空间。

17.png

图为万寿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18.png

图为北海漪澜堂 图片来源: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10.北京市多措并举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北京市制定实施《推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重点园区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朝阳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文化消费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影视及文化产品保税等政策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率先落地。798艺术区作为获得北京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创建资格的园区,持续保持优化提升,创造文化新消费、塑造文旅新业态。北京市全年文化产业实现收入近1.8万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19.png

图为798艺术区 图片来源: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png

图为798艺术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11.冬奥主题歌曲《一起向未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点燃全民冬奥热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歌曲《一起向未来》火热传播,广泛传播冰雪运动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用艺术表达勾勒出一个全人类共享的美好未来。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更是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冰墩墩”周边产品不断售罄,可谓“一墩难求”。中国成功实现带动超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有力推动了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21.png

图为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 图片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22.png

图为冬奥主题歌曲《一起向未来》群众演绎现场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馆

12.“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举行

2022年11月20日,“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举行。盛典将颁奖与作品朗诵、舞剧、合唱、情景记录等多种舞台表现形式相结合,情景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学收获的累累硕果,彰显新时代作家昂扬向上、勇攀艺术高峰的志向和努力,让优秀作品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新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为亿万读者营造了意蕴深厚、温馨美好的“文学之夜”。

23.jpg

图为“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现场 来源:中国作家网

24.jpg

图为“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现场 来源:人民日报

13.北京中轴线焕发新活力

2022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有效法治保障。北京南中轴路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厘清了明清以来南中轴路的历史脉络,有力印证了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实施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点整治提升工程,前门大街、钟鼓楼周边环境整修一新……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开展,让观众聆听“暮鼓晨钟”的历史回响,年轻人争相前往打卡,北京中轴线焕发新活力。

25.png

图为观众在鼓楼一层观看沉浸光影秀 图片来源:新华社

26.jpg

图为北京南中轴道路遗存车辙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14.“会馆有戏”打造演艺新生态

2022年,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重张启幕,成为“会馆有戏”品牌的重要演出场所之一。北京市聚焦建设会馆演艺新空间,促进文化空间资源与文化创意资源的有效对接,2022年,全市已有8家会馆推出多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持续上演京剧、评剧、民乐等系列演出。“会馆有戏”实现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为会馆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27.jpg

图为正乙祠戏楼昆曲《天官赐福》演出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28.jpg

图为2022年“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启幕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15.首届兰花奖评选等重要对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2年,中国外文局主办首届兰花奖评选和首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首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中国日报社主办“中国同上合组织及欧亚地区国家青年精英交流对话会”,《环球人物》杂志主办“丝路友好使者盛典”,进一步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凝聚发展共识,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

29.jpg

图为“中国同上合组织及欧亚地区国家青年精英交流对话会”与会嘉宾线上参会发言 图片来源:外交部

30.jpg

图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网

16.《长津湖》系列电影交出中国影史票房高分答卷

2022年2月1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公映,票房达40.67亿元,成为2022年度票房冠军。其上部电影《长津湖》票房高达57.75亿元,为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冠军。《长津湖》系列电影彰显了中国人民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累计票房达97.79亿元,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是中国电影制作水准和电影工业技术的里程碑,为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贡献了宝贵经验。

31.jpg

图为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照 图片来源:新华网

32小图.jpg

图为电影《长津湖》海报 图片来源:北京市电影局

17.中国工艺美术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落成

2022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央歌剧院剧场在京落成,为首都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中央歌剧院剧场落成为广大歌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欣赏高水平艺术的殿堂,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3.png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图片来源:新华社

34.jpg

图为中央歌剧院剧场内部 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18.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办

2022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作为首都和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40年来,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化,“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全过程保护、全社会参与”的名城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永葆生机活力。

35.jpg

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向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致辞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36.jpg

图为2022“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 图片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19.北京首次发布400公里“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

2022年,北京市发布约400公里长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主线,辐射联动8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9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2个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20个北京网红打卡地,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长城文旅资源。

37.jpg

图为“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节选) 图片来源:北京文旅

38.jpg

图为“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节选)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20.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落地首钢园

2022年,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落地首钢园。金安科幻广场、数字艺术馆、元宇宙乐园、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科幻产业项目和载体陆续建成,吸引了80余家企业落户,科幻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首钢园区成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产业创新展示的重要窗口。

39.jpg

图为首钢三号高炉 图片来源: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40.jpg

图为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全貌 图片来源: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1.北京市11部作品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22年,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举办,共推选出97部优秀作品,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文艺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北京市推选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舞剧《五星出东方》等11部作品获奖,位居全国首位。

41.jpg

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 图片来源: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2.png

图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22.“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培育书香新风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向本次大会发来贺信。全民阅读从最初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如今已经发展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新阶段。全民阅读大会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提升品质、增强实效,以书香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43.jpg

图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44.jpg

图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23.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迈入新阶段

2022年,《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审议通过。北京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10个,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年均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219家等级旅游景区、91家红色旅游景区实现虚拟导游,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在实现保基本促公平的基础上,不断向“优质化、数字化、智能化、身边化”迈进。

45.jpg

图为北京市文化中心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46.jpg

图为“鹊桥仙”七夕诵读游园会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4.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

2022年,北京举办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为主题,发布首批大戏好戏名录,先后有《山海情》《杨家岭的春天》《永不消逝的电波》《钟鼓楼》 等35部线下演出以及70部云展演与观众见面,为文艺院团搭建了推精品、演好戏、重传播的平台。本着服务人民的原则,展演推出多场惠民票和高校学生公益场,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欣赏高质量舞台艺术。

47.png

图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海报 图片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48.jpg

图为京剧《大唐贵妃》演出 图片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25.“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中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一。本次申遗成功,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为国际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49.png

图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论坛现场

50.png

图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览展示 图片来源:新华网

26.数字人IP成为AI时代新亮点

2022年,数字技术开始在新闻、政务、代言等不同领域展示创新能力,新华网中华文化推荐官数字人“筱竹”精彩亮相,北京广播电视台AI数字人“时间小妮”担任北京市“接诉即办”推广大使,央视网《C位看冬奥》节目虚拟主持人小c……数字人IP的文化价值逐渐显现。

51.jpg

图为新华网“筱竹” 图片来源:新华网

52.png

图为“时间小妮” 图片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9
征集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启幕
新华网客户端 2024-07-01
京津冀版权作品首次校园联展 高校生们一睹非遗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长城自导式解说标识让游客告别“到此一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 评选活动网络投票时间延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4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 评选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视频|100秒速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候选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