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十位经济学家联袂创作,以大国发展与转型视角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19:00

发展必然伴随着转变,但大多数人在习惯了中国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社会经济所置身的转变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从计划向市场、从相对封闭向开放三重转型集中展开的40余年。对于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治理层级复杂、进出口贸易体量庞大的国家而言,要讲清楚这个千头万绪的发展故事并不容易,如何认识中国发展的特殊与一般,找到一个逻辑一致的,既能解释中国发展,又能解释当前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的视角与框架,是当代中国经济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2023年6月,一部以大国发展与转型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经济通识读本《大国经济学: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中国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这部作品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九所全国顶尖高校,各具专长的十位一流中生代经济学家联袂创作,覆盖了中国经济研究的基本领域。以“大国”切入,深入其细节与内涵,十位作者为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提供了一部来自经济学界的读本。

以大国经济学补充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与视角

要说清楚中国的发展,必须要说清楚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被现有经济学理论和知识解释,说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以及中国特色在社会经济中的实际运作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大国大城》作者陆铭是《大国经济学》一书的写作发起人之一,他写作了绪论与第六章,并负责全书框架打磨与统稿。在陆铭教授看来,理解中国经济不能脱离现代经济学所揭示的普遍理论,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经济时的不足之处,他指出,此前的中国经济研究在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国家规模的影响与影响机制,二是转型问题 。

“国家规模”在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以及国家间的关系时,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一个国家内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其内部治理特征如何影响经济的运作?既有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市场经济如何配置资源,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优化资源配置,顺利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但事实上缺少理解大国经济的理论和维度。

“三重转型”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既有的经济学研究,在静态与跨空间的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在时间维度上去解释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经济增长理论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理论与积累,这些都已经被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经典化了。但是转型的问题在经济学始终是冷门的学科,现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那么关心这个问题。但当代中国是从一个特殊的起点出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一转变的内在参差错落,压缩时间内的快速转型也会使大国内部的体制性结构性不适更加突出。然而,转型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相对冷门,中国经济学界应当对大国转型问题做出更好的解答。

“大国经济学”的内在与肌理

从规模和转型特征入手,说清楚“大国”意味着什么,并如何影响了中国经济,从这样一条层层递进的逻辑主线展开,而非用部门分类来论述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学》写作的特色所在。

全书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第一章从全球化入手,强调“以开放促改革”,并引出中国社会面临的三大转型。这一章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汝岱写作,他在书中指出,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实现腾飞,但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巨大体量,与当前技术进步、资本加速替代劳动、旧分工模式变化等新的形势,使得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面临重大转折,新经济时代的中国应该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大国优势,走向更高水平的开放。

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徐现祥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写作,从行政和财政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的治理结构。徐现祥教授描画了中国央地行政关系的动态变化,他提出,中央放权与协调、地方试点与同步、差距扩大与缩小这三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央地关系的动态循环和中国发展的国家治理基础。央地行政关系中存在的这个逻辑一致的解释,可以为我们展望中国央地之间未来的互动提供了可能的方向。范子英教授梳理了中国财税体制的变化,分析了财政设计如何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书中指出,激励和平衡是思考大国财政的关键。

第四章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知写作,探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对于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大国经济运作不可或缺。罗知教授强调了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也在呼吁竞争中性,建议国有企业应该从部分领域退出的同时,指出了国有企业既有追求效率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工具性功能和公益性功能,有别于民营企业,有其特殊性和必要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钊负责第五章的写作,这一章不仅厘清了产业政策的概念与不同做法,还深入探讨了什么是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陈钊教授指出,任何产业扶持政策严格意义上讲一定间接地压制了其他,大国的特点可能会使产业政策有更强的可行性,但其潜在的风险也会增加产业政策的难度。

第六章由陆铭教授写作,他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变局入手,分析了要素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堵点与改革方向。要实现长期、全局、多维最优的大国治理,中国正面临着愈发紧迫的挑战,但大国的禀赋也意味着中国在发展中走向平衡还有很大的空间。

第七章围绕金融市场与资本配置问题展开讨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钟宁桦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是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作为一个大国,通过比较特殊的金融体系,做到了很多在其他国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比如超大的基建规模和大量得以实施的长周期项目,但也由此存在一些有独特性的问题。目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财政的事情用了金融的资源,而财政又反过来给金融做担保,如何解决好金融和财政的分家问题,是金融体系调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

在第八章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奚锡灿从“长期、全局、多维”三个关键词展开讨论了中国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并指出,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不仅不会例外,事实上也已经走在这个路径之中。当前,第三产业在gdp占比和就业人口占比上都已经占据突出位置,面对无法避免的结构转型,如何转变治理方式与各级政府的激励机制,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大众最有切身体验和诉求的领域之一。《大国经济学》的第九章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斌开写作,集中探讨共同富裕与收入差距问题。陈斌开教授表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目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偏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陈斌开教授认为,通过促进机会均等,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具体而言,户籍制度改革,金融市场的机会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同时促进效率和公平的。

《大国经济学》以探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结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辉文回顾了从近代到当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并指出,有效的产权界定和保护、激励创新的有限责任原则、法律和道德共同构成的良序治理,是市场经济的三大制度基石。相应地,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中经世致用、义利相兼与情理交融的传统。

面对迅猛的社会转型与变化的世界发展格局,大国的体制与观念应该如何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曾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探索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当代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者需要回答好这个时代提出的新问题。透过“大国”肌理,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独特的“大国经济学”弥补现代经济学的不足,是为了客观认识自身的发展,提出深化改革的路径,避免理论上的模糊,也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让世界听懂中国发展的故事。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知|在世界现代化总进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华人经济学家胡永泰全职加盟辽宁大学,曾参与设计中国税收和汇率改革
澎湃新闻 2024-08-11
经济学家眼中的2024关键词:逆转! | 预见202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新知|陆铭《空间的力量》(第三版)出版
格致出版社 2023-12-03
新知|提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路 展现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双重中心—外围”格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3
第九届中国财政学论坛(2023)在京召开 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财税改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新知|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新知|大国经济学: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中国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