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让乡亲们腰包更鼓
人民日报 2023-02-23 09:00
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有机大米订单纷至沓来,黑龙江绥化市的农民靠着绿色种植,日子越过越甜;农家乐里升腾“烟火气”,贵州黔西市乡村游持续回暖,旅游饭越吃越香;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群众触网学习直播带货,把草果卖到全国更多地方……放眼广袤乡村,依靠辛勤劳动,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腰包越来越鼓。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这个新台阶,实际增长4.2%,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内涵更丰富、动能更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农民就业压力较大,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巩固提升产能,增产增收。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左右,其中粮食生产是主要一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好粮食生产,让有限耕地产出更多粮食,可以产生更多效益。为此,一方面要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将保持稳定,还要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让农民务农种粮有钱赚、多得利。

推进产业融合,提效增收。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如今,各地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资源,做优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特色产业之花开遍山乡大地。今后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因此还需更好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健全完善农业产业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稳定长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促进就业创业,拓岗增收。有好产业、好环境、好服务,就能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各地应积极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投资兴业,利用重大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等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推动实现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发展双提升。创造条件推进创业创新,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据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以吸纳6—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农民灵活就业。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好东西部劳务协作、“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体系作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通过多种途径着力完善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的务农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我们一定能让农民增收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增收的底气变得更加充沛,推动更多乡村展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新气象。

文/常钦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千方百计鼓起亿万农民钱袋子
新华社 2024-12-21
千方百计做好农业防灾减灾
经济日报 2024-08-03
巩固农民增收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4-07-03
政策大礼包让种粮更安心
经济日报 2024-02-08
中央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中国青年报 2024-02-06
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24
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经济日报 2023-04-26
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业农村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