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居城市”到“最不宜居城市”需要多久?班加罗尔只用了30年。曾经因高薪行业崛起被众口夸赞的财富传奇,变成了人们眼中生活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其城建事业的失败已经在印度案件纠纷中被当成反面典型。对此,美国经济分析网站“石英”报道称,印度最高法院认为班加罗尔已成为城市废墟的模板。
“别学班加罗尔!”
据《印度时报》11日报道,近日,印度最高法院受理一起案件,昌迪加尔市政府批准了一项城建计划,一片住宅将被改造成公寓,这遭到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反对。
10日,印度最高法院为这起诉讼案撰写了131页的判决书,表示城市规划要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市政部门在批准任何城建规划方案前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置于首位,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环境。
昌迪加尔位于德里以北约250公里处,是印度最早规划发展的城市之一,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度最高法院希望阻止这座美丽的城市重蹈班加罗尔的覆辙,有法官表示:“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对班加罗尔发出的警告给予应有的重视。”
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终年气候宜人,又因IT行业发达,素有印度“硅谷”之称。这里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人均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因为城市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商机,班加罗尔在过去20余年人口激增,从2001年的570万增至2022年的1300万,而这种几近“野蛮”的迅速扩张也让班加罗尔深受各种“城市病”的困扰,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及时跟上,该城逐渐绿化不足、交通拥堵、缺水问题严重。
从“花园城”到“垃圾城”
《环球时报》记者曾多次赴班加罗尔采访,看到老城的规划比较乱,街道拐来拐去,塞车比较严重,有的道路较为狭窄、坑坑洼洼,甚至蒿草从生。除了主干道稍显整洁外,大部分道路两边垃圾成堆。路两旁的建筑也比较老旧,未看出城市有相关的更新规划。印度媒体报道称,每年道路坑洞、未覆盖的下水道孔夺走近500人的生命。
无论是在老城还是新城,交通过度拥挤与超长的通勤时间都是令当地居民一直头疼的问题。1971年到2016年间,班加罗尔的车辆数增加到60倍,而道路建设却远远满足不了这一增幅。一份调查发现,IT员工浪费在通勤上的时间折算成经济损失可达60亿美元。班加罗尔市民穆尔蒂表示:“我现在都懒得出门,这交通让警察都感到头疼。”2019年,为缓解交通拥堵,班加罗尔还在街头部署了近70名戴着警帽、穿着制服的假人交警,但作用有限。
除了垃圾围城和交通拥堵,《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城市排水系统和缺水问题也是印度媒体经常报道的焦点。班加罗尔历史上曾以善于治水而著称,分洪蓄水是古代城市管理的亮点,然而,今天却是另一番景象,很多建筑被获批建设在农用洼地或谷地上,一场大雨就能被水漫灌。
在城市内部,市政水网和地下管线系统疏于拓展,年久失修,千疮百孔。2022年9月,连日大雨让排水系统难以负荷,城市交通直接瘫痪,房屋上演“大水漫灌”。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2008年至2018年,该市建设用地增加了584%,班加罗尔200多个湖泊和水库为城市扩张而“让路”,被大量填埋,2003年的卫星成像仅能显示出10余个湖泊的轮廓。现存的湖泊中,还有大量水源被污染,班加罗尔郊区河流有时长达数月被厚达几米的白色污染泡沫覆盖。这样的情况导致如今大量城市用水需要依仗数千辆卡车运送。
“卷轴”新闻网称,截至去年,班加罗尔已经跻身“全国最不宜居城市”行列。
印度大城市普遍存在规划问题
《印度时报》报道称,造成班加罗尔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失败,城市治理者缺乏长远眼光。班加罗尔有统一的市政规划部门——班加罗尔大都市区发展局,该局负责规划、协调和指导班加罗尔城市发展。印度城市规划专家萨义夫表示,市区内部多元行动者和多层政府之间的协调问题,让班加罗尔城市的规划和治理陷入部分甚至大部分的瘫痪。不同党派不同调,各层级政府相互扯皮是常态。IT工程师克丽媞娜已经习以为常,她对《环球时报》记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班加罗尔的规划:“糟糕。”
班加罗尔经历的城市规划失败也是印度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印度《经济时报》曾报道称,各级市政府过度依赖上级单位和中央拨款,因为没钱,不少城市政府财务处于赤字状态,无力规划住房和建设医院,甚至有时连收垃圾、排污和供水等基本的市政服务都无法做好。
此外,印度城建规划领域的人才严重匮乏。印度高等院校每年培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约为1800人,但该国2023年的人才缺口却高达30万人。
截至2022年年底,全印度近65%的城市缺乏完善的建设规划,这一巨大缺口会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房地产业发展,排水网络建设以及抗洪措施的制定,居民也难免会面临空气污染、水资源供应不足,以及居住环境恶劣等生活问题。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