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退保纠纷占投诉量1/4 首次上“黑榜”,买保险咋能不踩“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5 17:19

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最新通报:2022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26545件。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此前公布涉及人身险投诉中,一般公布的是数量和占比最大的销售纠纷、理赔纠纷;此次首次披露了退保纠纷4729件,在人身保险公司投诉17172件中占比27.54%,即超过1/4。

北京青年报在某投诉平台搜索“退保”关键词,有1.4万余条投诉,各种踩“坑”想退保的投诉案例。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当参保人对现金价值有过高估计,也很容易出现退保金额不符预期导致的纠纷。

有业内人士分析,退保纠纷引发关注,还可能与当前投资市场下行,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后,对客户的吸引力降低,部分人会选择退保有关。此外,有一些保险公司销售经营不规范,导致消费者“被保险”等情况,引发退保投诉。

踩“坑”一:未授权任何公司自动扣款 竟然连续2年被划款续保

在一次培训课上经同学介绍,梅女士用手机支付宝APP上为一家三口投保了新上市的某知名保险公司的一年期短期健康险产品。“后来与同类产品比,我发现不太符合我的需求,并且这款产品也不便宜,大概每年每人要近1000元”,梅女士说,“毕竟也是一份保障,已经买了就算了,但不想再继续投保”。

第二年,她已经快忘记曾经投保的事,偶然间搜索时我发现自己已经续保。她清楚地记着,投保页面上没有自动续保的选项,她从未同意或勾划过。并且支付宝设置里面也未授权任何公司可以自动扣款。当时,由于工作忙她拖着并未处理。

第三年时,梅女士意外收到一条信用卡扣款短信,当时她以为信用卡被盗刷了,经过确认才知道再次被保险公司“自动续保”。

这时,梅女士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保险公司下一年还会继续越权扣款。她拨打了这家公司的投诉电话,把事情经过讲明后,客服称,当时投保页面写着将“自动续保”,也承认确实没有让投保人勾划。客服同意将2年的保费全额退还。梅女士顺利收到了退款。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遇到类似梅女士的情况时,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投诉,通常较知名保险公司怕投诉到监管部门被罚,在明显理亏时会同意全额退款。

踩“坑”二:天价“退保手续费”   2年退保9000元变3796元

网友穆先生投诉称,2020年9月在支付宝平台购买一款全民保养老金2020产品,2021年3月再次投了4900元,总共投入9000元,期间没有客服电话短信确认订单。

由于详细阅读条款后,感觉不是自己需要的产品。穆先生按照流程申请退保,他惊奇的发现,退保只能退回3796.43元。也就是说穆先生如果2年内退保,他的可退保单价值只有3796.43元,将损失5203.57元。穆先生认为,这样高的扣费不合理,保险合同中并未约定退保扣费金额,他当时并不知道退保的损失如此巨大。

无独有偶,王女士也是2020年10月在支付宝联合国华人寿保险购买了一款全民保2020,已累计缴费4650元,现在退保只能退回1895.81元,“手续费”高达2600多元。王女士认为,购买时客服没有告知退保要收取高额费用,只标注了退保会有一定损失。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产品页面上关于“全民保灵活投养老金退保能退费吗”的解答中写道,在15天犹豫期内可以无息退还已支付全部保险费;过了犹豫期将至可退保单价值,即是根据精算原理计算的,由保险公司退还的那部分金额。

穆先生和王女士口中的“退保手续费”,即已缴保费-保单现金价值。“退保手续费”之所以高,是因为包含了保险公司管理费+佣金+纯保费-剩余保费所生利息。前期,保险公司支付的管理费、佣金等费用相对较高,并且所产生的利息相对较低。随着投保时间的增加,消费者所交保费累积的越来越多,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越来越少,或者不再需要支付佣金,加上现金价值的利息滚存等,保单的现金价值逐渐增加。

针对“现金价值”不公示,不明确告示的问题,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监管已经出台多项规定,全面规范行业发展。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全全链条规范寿险产品信息披露。不仅要求现金价值表、产品说明书、条款费率等,都必须在官网披露,且要求中介、销售人员不得自行更改,不得使用不同材料等。

踩“坑”三:保险分红跑输银行利率 退保先退赠品

这段时间,关先生打开APP查看自己买的年金险产品,边看边叹气,居然跑输了银行利率。这款万能险结算利率从2021年7月的3.8%,近期一路跌落2.65%,保底利率只有1.75%,满期时真的不一定能超过定期存款。关先生的保单收益明显低于他的预期,他准备退保。

业务经理告诉他,您要退保先要退一下赠品或者等值现金。关先生想起来购买时好像赠送了一桶洗涤灵和食用油。

踩“坑”四:悟空保每月扣款161.3元 累计扣费1773.86元

张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悟空保投保,直到在2022年8月18日,女儿发现自动扣费服务才知道自己被投保。每月扣费161.3元,并持续了11个月,累计扣费1773.86元。张先生投诉悟空保,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投保,私自扣款,要求悟空保全额退款。

还有一位女士投诉称,家中老人无意点开链接,误触到投保后,该保险公司不经过确认,便开始每月自动扣除费用,高达1659元,经过长期沟通平台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反馈。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15期间,悟空保已经因为涉嫌违法违规问题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专家说法:退保金额不符预期易导致纠纷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合同成立生效后,保险公司即按照约定承担保险责任。犹豫期内、外,保险公司都承担了风险,有权利收取相应的保费。犹豫期可以全额退保,只是保险公司让渡了一部分权利,实际上是给予消费者一定阶段的福利。因此,犹豫期后,保险公司让利结束,便不能全额退费,而要把前期承担的保险责任予以扣除。

买保险如何避免踩“坑”?宋占军认为,首先消费者应全面认识保险缴费的长期性,退保可能导致损失。一旦暂时流动性不足,可以通过保单贷款、协商调整保险金额等方式,尽可能维系保单效力。在合同订立后,投保人可以第一时间查看现金价值,如果不认可这份保单的收益,及时在犹豫期内退保。

近期,“退保纠纷”类投诉引发关注是什么原因?宋占军说:“退保纠纷的历史数据我不掌握,我不太确定是否是增长。我个人评估,如果增长,可能是与这几年疫情影响参保人收入,部分参保人不得不退费有关,当参保人对现金价值有过高估计,就很容易出现退保金额不符预期导致的纠纷。实际上这几年新开发的保险产品存续期间较短,退保现金价值一般五年后会超过累交保费。新产品的纠纷应该比较少。”

买保险踩“坑”要不要退?怎么退?

保险退保只退现金价值,可能远比不上累计已交保费,保障还没有了,非常不划算。买保险踩“坑”要不要退?怎么退?

一位资深保险从业者表示,要分两种情况看,如果是长期寿险,缴费期限15-20年,如果购买的前几年发现产品性价比差,已经找到合适的新产品,退保的损失也不算太大,可以直接退保改投新产品。但建议先投保新产品,等新产品过了等待期,再退旧的,因为保障型的产品一般等待期出险是只退保费,不可理赔。

如果这份保单性价比不好,但接近或已经缴费足期,这时候的现金价值已经接近或超过已缴保费,那就继续持有,此时退保更不合算。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对保障内容比较满意,只是临时经济状况窘迫,暂时续保压力大,可以选择退保的现金价值和减额交清换取的保额,如果保额还算可观,不妨继续保障,本身经济状况就不好了,避免雪上加霜。

如果购买保险产品后确有维权需求,应该怎么办?“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化解,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或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消费者购买保险前要仔细了解产品和服务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想要退保,应当选择正规渠道。首先要拨打投保人所投保商业保险的客服热线或到当地的保险公司客服中心确认是否符合退保条件,再按要求进行退保。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犹豫期内退保或非本人签名的保险退保,才能全额退还保费。

消费提醒:对“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也要提高警惕

“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能帮我把一份快满期的寿险保单全额退了,买理财更划算,让我到他们办公室详细聊,还承诺送一箱鸡蛋。”北京西城区居民于女士告诉记者,此前自己确实觉得买的寿险利率偏低不太理想,对方要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幸亏家里子女提醒,没有上当。经过多方证实,退保后,有的不法分子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推销P2P产品,可能给投保人带来本金的损失。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以案说险 | 续期交费是不可忽视的保障基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守护您的保险权益不被侵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以案说险-不要盲目退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0
北青洞见丨投诉高企,国华人寿全民保成退保“重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5
光大永明人寿前三季度净亏损0.7亿 理财三号年金保险退保金近10亿
中国网财经 2022-12-11
“代理退保”黑产花样多 江西、安徽等多地征集犯罪线索 消费者该如何识别?
界面新闻 2022-12-08
半两财经|诱导“保单贷款”买新保险、现金还款不记账…险企“保单质押贷款”纠纷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8
新知|老年人“投保”如何避“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