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稳价进行时:中国煤炭量价齐升
经济观察报 2022-07-09 17:41

进入2022年下半年,在美元进一步收紧之下,大宗商品价格纷纷转入下行的换挡期。不过,国内煤炭却成为了特例。

宏观经济下行的前5月,煤炭的表现令人“意外”。1-5月,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成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5种工业品中产量增幅最大的品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从今年1月至今稳步上涨,动煤价格从670元/吨涨至现在870元/吨。

量价齐升的煤炭背后,下游数据却是下滑的。中电联显示,2022年1-5月,国内发电量为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中,火力发电量为227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

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中煤集团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电力需求不旺盛,同时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出力较往年偏多,这使得煤炭发电量有所下滑,而国家能源保供政策则是煤炭产量创下新高的主要原因。至于价格高,其实主要体现在非电用煤行业,而国内几大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则是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多位企业和市场分析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为保障今年能源市场运行的稳定,针对煤炭的保供稳价,让2022年的煤炭产能得到了较大地释放,煤炭产量由此达到历史新高。

对于发改委等能源主管部门而言,去年引发海内外关注的拉闸限电似乎犹在眼前,而这样的“事故”已经不允许再一次大面积发生。

从今年3月至今,煤炭保供稳价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此过程中,政策工具箱被充分地调动。

根据今年4月国常会的要求,“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前述分析人士由此认为,从供需层面来看,供给侧改革和煤矿技改的阵痛已经相对稳定,经过去年大涨之后,控价、放量已经是常态,煤炭的供应侧除非出现运输问题或安全问题,一般是不会再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从政策来看,进口通道持续开放,环保压力相对放松,也能够释放稳定保供的积极信号。

减少的进口煤、增长的国内煤

“进口煤的生意并不好做,价格高,在亏本。”7月7日,来自东莞的进口煤炭贸易商王津告诉经济观察报。

王津主要经营印尼煤,已经亏本了好几月,和从前生意好的时候相比,这几个月进口煤的量做不上去,一直在亏本。分析原因,王津认为主要是受国内煤的冲击,今年二者的价格差明显,国内煤比进口煤便宜不少。

2022年年初,印尼出台煤炭出口禁令。市场分析,这成为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印尼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煤来源国,该国禁煤导致的缺口让中国短期内难以通过其他进口煤填补。2022年前两个月,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创近6年最低值。此后,印尼出口禁令解除,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逐步回升。

不过,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虽有增加,但仍处同期偏低水平。彼时市场分析认为,俄乌冲突影响下,部分欧洲国家转向印尼采购,印尼煤供不应求。同时,国际局势以及通胀也使得进口煤价居高不下,结果就是国内外煤价倒挂严重。

2022年前5个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出现同比下降。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9595.5万吨,同比减少13.6%,但进口金额977亿元人民币,却同比增长77.5%。

国内煤此时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产量不断创下新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了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5种工业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同比增幅位居第一。在工业品产量增速多数表现为负的形势下,显得很醒目。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却从今年1月至今稳步上涨。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价格从年初低位时的670元/吨稳步上涨,到7月价格涨至约870元/吨。

令人疑惑的是,和量价齐升的煤炭相比,煤炭的下游数据却是下滑的。以煤炭用量最大的下游火力发电为例,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国内发电量为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分不同电力类型来看,火力发电量为227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

量价齐升背后

何以在下游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原煤产量却达到了新高?何以在产量大增,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煤价却一路上涨,即便是在美元收缩大宗商品接连下跌的情况下煤价依然坚挺?

7月7日,中煤集团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华南气温不如往年高,电力需求不旺盛,同时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出力较往年偏多,这使得煤炭发电量有所下滑,而煤炭产量创下新高主要在于国家能源保供政策,至于价格高,其实主要体现在非电用煤行业,国内几大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则是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绝对发电量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中,火力发电量为22711.7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5%。全国发电量在上涨,而火力发电量却在下降,这使得我国发电结构中“火力发电量占比降至69.92,首次跌破70%”。

与此同时,非火电占比在进一步提升。

华南一家煤炭交易中心分析人士7月7日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该交易中心煤炭交易量在前5月同比是减少的。对于国内的煤产量创下新高,该人士认为,这和进口煤的行情有关,进口煤价格贵且运价高,不仅印尼煤有缺口,澳洲煤也在限制当中,进口煤的减少和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国内煤价格也降不下去。

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到6月29日,北方九港煤炭库存为2545.8万吨,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一位电力企业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年初时全社会煤炭库存非常低,3月份时社会存煤大约1.3亿吨,此后到六月底全社会的存煤已经达到了1.8亿吨,3个月增加了5000万吨,供应处于过剩的状态。不过,国内原煤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卡煤,这种煤的洗出率会比较低,反映到精煤的供应量上,就没有这么大的量了。

其次,整个国际的能源短缺问题无法忽略。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长期在100美金的高位上,原油也拉动了国际煤价,在进口煤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内煤价格也下不来。

“压舱石”和“工具箱”

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发现,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及2022年,国家能源局核准煤矿产能的频次明显增加。国家能源局最近一次发布核准产能消息是在5月24日,那是来自内蒙古准格尔矿区一个400万吨/年的煤矿项目。

这与中煤集团人士所言的“能源保供政策”吻合。今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会议指出,“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保能源安全,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再开工一批能源项目。

此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称:“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5月份也建议,加大产能释放力度,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的目标任务,为疫情后能源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回升做好准备。督促各地煤矿复工复产,对于未达产的煤矿和地区要进行通报。制定煤矿保供与弹性生产办法,优先组织满足条件的先进产能煤矿按一定系数调增产能,尽快形成煤矿应急备用生产能力。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就此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出现紧张态势,部分地区拉闸限电,此后结合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国际能源价格急剧飙升的前提下,为使国内煤炭保量稳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了一批大型煤炭产能,旨在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去年供应紧张和煤价飙升的情况,同时也为今年的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做好准备。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在7月上旬的介绍,“目前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总量已经超过全国煤炭需求总量的75%以上,高比例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对于稳定煤炭市场供应,特别是对于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价方面,价格主管部门也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箱的作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监管政策,内容从限制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各环节煤炭价格,到禁止捆绑销售现货涨价、严禁不合理提高流通费用,再到动力煤品种热值基准的界定等。

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和《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两份文件,前者提出了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即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每吨570元-770元之间,以期实现与燃煤发电“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电价区间的有效衔接,破解“煤电顶牛”难题,后者则明确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为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指引。

张立宽分析,上半年,电煤中长协执行“三个100%”,即发电供热企业全年用煤量签约100%、电煤中长期合同月度履约率100%、执行国家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政策100%,使得煤价基本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从国际上来看,随着国际煤炭价格不断飙升,我国进口煤量呈现同比下降、进口金额同比上涨的局面,这也使得国内煤炭供给长协煤进一步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在提高履约兑现率的同时,大型现代化煤矿弹性生产机制正在形成。随着智能化煤矿建设提速,先进产能的比重持续增加,全国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可以结合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新能源发电出力情况,释放煤矿弹性产能,及时填补新能源供需缺口,有效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所谓“弹性生产机制”,主要是通过智能化技术,结合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新能源发电出力情况,收缩或释放煤矿弹性产能。

7月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电煤中长期合同换签补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6月份以来发生的长协不履约案例,严格执行欠一补三的条款,但是7月份新发生的不履约的案例,要对所在省份实行欠一罚十。“欠一罚十”,就是要进一步强化长协合同的履约力度,充分发挥长协煤保供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张立宽认为,从当前形势来看,后期国家层面对长协煤保供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强,而长协煤的“稳定器”作用也会更加凸显。基于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形势,尽管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民营煤矿。但在这么多国有大矿的长协煤约束下,市场价格会得到抑制。

值得注意的还有关税的调整。4月28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此前,最惠国税率为3%至6%不等。市场认为,此举有望促进南方及沿海地区加大煤炭进口力度。

不过,张立宽认为,以眼下大宗商品的形势,要跌到长协煤的底价570元/吨以下,还是比较困难,这也意味着,大型煤企要继续发挥兜底的作用。

前上海煤炭交易所产品总监蔡骏向经济观察报分析,从供需层面来看,供给侧改革和煤矿技改的阵痛已经相对稳定,经过去年大涨之后,控价、放量已经是常态,煤炭的供应侧除非出现运输问题或安全问题,一般是不会再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从政策来看,进口通道持续开放,环保压力相对放松,也能够稳定保供的积极信号。鉴于现阶段库存高位的情况下,下半年的煤价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但是幅度可能不会很大。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多国出手抢购致海外煤价飞涨 国内煤企持续增产保供稳价
证券日报 2022-07-27
用好“工具箱”确保煤炭保供稳价
经济日报 2022-05-27
煤炭保供稳价“工具箱”持续上新
经济参考报 2022-05-25
多措并举妥善施策 能源保供稳价尚需细化
经济日报 2022-05-06
能源保供稳价尚需细化
经济日报 2022-05-06
国常会部署能源保供: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今年新增产能3亿吨
澎湃新闻 2022-04-20
煤企保供“虎”力全开 今年国内“煤超疯”难再现
证券时报 2022-02-23
经济日报调查煤炭问题:去煤不可太急,能源转型不能冒进
经济日报 2021-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