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巍巍小海坨山上,被称为“雪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7条雪道犹如白色瀑布一样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而山脚下的“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若一条巨龙静卧,等待“一飞冲天”。从山道到赛道,其设计团队攻克了哪些难关?又突破了哪些关键技术?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
赛道和山体“高拟合度”融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
与“鸟巢”项目相比,延庆赛区的设计难度似乎更大。“别说赛道了,我们之前对高山滑雪、雪车、雪橇这些比赛项目都很陌生。”李兴钢2017年正式接手了延庆赛区的设计任务,一切都从“零”开始:先是认识场馆,接着是熟悉场馆,再到设计场馆,最后还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李兴钢和他的团队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山体陡峭、地形复杂、生态敏感……在高山、密林、深谷中设计建造场馆,对竞技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赛道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都各有难处。”李兴钢介绍,在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他和他的团队也在同步推进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
在这些关键技术中有一个亮点,就是“高拟合度赛道设计”。为了尽量减少赛道对场地地形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李兴钢研发团队把在“鸟巢”设计时引入的三维设计技术(即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拿来”,并将其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融合,最终将赛道和场地“高拟合度”融合在一起。
“民间智慧”服务冬奥建设
滑降赛道垂直落差近900米,坡面长度3000余米……远远望去,镶嵌于海拔2198米海坨山顶的出发平台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雪飞燕”。李兴钢告诉记者,延庆赛区的山体大多为高山深谷,如果用填土造地的方式,工程量巨大且效率低。在设计过程中,李兴钢团队借鉴了中国传统山地民居的“干阑”式做法,采用在山中架设立体平台的建设方法,顺着山坡谷地叠落分布和建造,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山林环境的扰动。
李兴钢介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一带,当地人建造房子很少填土造地,而是用木柱作为支撑点位建造平台,再在平台上构成房屋。李兴钢借鉴了这种建造方法,把木结构转化成钢结构,以点接触的方式和山体相连接,再顺着山势一步步“爬升”为立体的人工平台,再在平台上建造各种永久或临时的设施。
“我们的平台构件都是在工厂里预制好的,可以拿来直接在山里的场地上组配安装。”李兴钢说,这个高山架空平台具有“弱介入、可逆式、装配化”的特点,不仅让山体最大限度保持原状,而且可以根据赛后运营需求进行拆解以恢复地形原貌,“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可以称得上是冬奥赛区建设的‘中国式经验’”。
加装“屋顶”让南坡变北坡
坐落在延庆赛区核心区南部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有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自北向南蜿蜒在赛区入口西侧的山脊之上,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选址在山体南坡的赛道。为什么要把赛道建在南坡上呢?李兴钢解释,雪车雪橇的赛道需要合理的坡度,需要体现竞技性,但同时要保证运动员比赛的安全性,所以它的坡度要控制在15%~18%,不超过20%。而在整个延庆赛区的环境里面选不到合适的非南坡,不是太陡就是太缓。
雪车雪橇中心主体是一条混凝土结构制成的覆冰赛道,选址在山体南坡也有难处:因为朝南,容易有大量阳光照射到冰面,使冰面软硬不均,从而影响滑行速度和安全性。国际单项组织要求赛道全程避免阳光照射,为此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结合全程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摄影平台、遮阳棚、挡风背板等,建立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保护雪车雪橇赛道不受风雨雪和阳光等不利气候条件的“侵害”。
“就连赛道上方每处遮阳屋顶的宽度,都是根据延庆这个季节每天每时的太阳角度计算出来的,最终实现‘南坡变北坡’的效果。”李兴钢说,遮阳屋顶有宽有窄,并且随着赛道的形状盘旋。由赛道形状和遮阳屋顶设计带来的独特建筑形态,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嬉游于山林之间,若隐若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