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直播镜头与医疗之间亟需一道隔离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9 15:27

1月18日16时许,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接群众举报一医生疑似在网上直播妇科手术片段,遂即对涉事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于18时许将涉事医生厉某抓获。目前已立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据爆料网友称,其于1月15日下午偶然在B站进入一直播间,从直播间的对话内容得知,系一名男性麻醉师在一名女患者做妇科手术时进行的直播。(1月19日《新民晚报》)

在过去,镜头对准医疗场域进行直播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护士边摆药边直播工作流程、ICU人员边抢救患者边直播抢救过程、偷拍孕妇超声影像、直播初生婴儿睡姿、“网红”装病卖惨、“病媛”直播带货、社会人员自导自演医患冲突视频等。这说明,直播已渗透到很多医疗场域,成为患者的一大困扰。

尽管直播在医院已很常见,但这次直播仍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就隐私敏感度而言,此次直播再次刷新记录、突破下线。手术室是最需与外界隔离的医疗场域,妇科手术又涉及人最敏感的隐私。倘若躺在手术台上的这位女患者知道自己当时被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下,其内心的愤怒与羞愧可想而知。可以说,直播的镜头在此充当了杀人的刀子,被杀的则是患者的隐私与尊严。

由此看来,直播镜头与医疗之间亟需一道隔离墙,构筑这道隔离墙的,首先应该包括各种管理手段。在隐私保护方面并不缺乏法规,但抽象的法规需要与具体的医疗行为形成紧密结合,而紧密结合的理想方式,是将相关法规细化成医院管理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当前,医院管理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的种类十分齐全,但由于直播为新生事物,涉及直播的制度与规范还很缺乏,这块短板应尽快补齐。

医院在隐私保护方面有不少传统的做法,比如要求做检查的地方比较掩蔽、规定外人不得入内等,主要作用是避免无关人员“看到”或“听到”隐私。但社会进入直播时代,镜头无处不在,防范隐私被“看到”或“听到”的措施也应随之升级。是否应该对关键手术室、妇检室等敏感区域进行信号屏蔽,要不要禁止携带电子设备进入关键区域等,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在这起事件当中,不仅涉事医生进行直播,而且身边的医务人员也默认了这位医生的行为,没有出面制止。这说明,无论直播者还在其他人员,隐私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均还比较淡薄。医疗机构应强化隐私保护教育,让医务人员不仅自己慎重对待直播,而且敢于与侵犯患者隐私的直播行为作斗争,通过自律和他律筑牢隐私防线。

当前不少医务人员开通了直播账号,很多医疗直播起到了科普和强化医患交流的作用,但经常出现的隐私泄露事件也警示我们,医疗直播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直播镜头与医疗之间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隔离墙,将不当直播挡在墙外,为正当直播划定红线,方能在发挥医疗直播正面作用的同时,也维护好患者的隐私,让此类恶性侵权事件不再发生。

文/罗志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填平口腔医疗陷阱重在严管预付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8
北青快评|不妨将AI医疗纳入健康素养科普范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2
北青快评|让直播引流式“镜头侵犯”无所遁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8
国家医保局:为骗医保,这些医院竟给男患者做妇科类诊疗
国家医保局 2024-08-31
北青快评|5岁男童被标“已婚”,医疗文书纠错该升级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2
北青快评|医生传播病人裸照是哪门子“私人恩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北青快评|救护车司机直播飙车刷低直播乱象下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1
北青快评|激活医疗免责条款,让医生更加敢于担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