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又一里程碑事件。设立北交所,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交所以“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建设发展目标。如何准确理解“主阵地”的内涵?北交所开市以来的运行状况如何?北交所将如何准确把握定位,提升市场制度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立足新起点,北交所和新三板对于下一步改革发展工作有何设想和安排?
近期,北交所相关负责人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专访,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详细阐述。
设立北交所意义重大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健康发展基础。
上海证券报:设立北交所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如何理解设立北交所的重要意义?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2021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一重要指示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深刻认识到,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扩大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设立北交所,并同步推进制度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政策制度体系,打造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平台。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在很多核心技术上拥有“独门高招”,在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资本市场以其直接融资的长期性、资源配置的精准性、风险共担的平衡性和产品多样的灵活性,在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设立北交所,有利于打造从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到区域性股权市场,再到新三板和交易所市场的全链条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设立北交所有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健康发展基础。新三板设立以来,坚持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逐步建立了适应中小企业风险特点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北交所,有助于通过北交所的示范引领和龙头撬动作用,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更早熟悉、更早进入资本市场,培育公司治理文化和信息披露意识,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相信随着北交所的建设发展,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将更加完善、制度将更加健全、服务将更加全面。
上海证券报:北交所在新三板精选层基础上组建,新三板8年多的实践给北交所奠定了怎样的改革基础?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在新三板精选层基础上组建北交所,是立足多层次资本市场整体格局作出的重要安排,既可以满足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实情况。
新三板2013年正式揭牌运营;2016年启动分层管理机制,将市场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2019年10月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正式启动,2020年7月精选层设立并开市交易。回顾8年来的发展历程,新三板市场始终坚守服务中小企业初心,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有效路径,为设立北交所奠定了企业基础、制度基础和市场基础。
成立以来,新三板累计服务挂牌公司13000多家,汇聚了7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选层设立一年多来,吸引了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挂牌交易,兼具“大而优”与“小而美”,奠定了北交所发展的企业基础。新三板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引入公开发行制度,优化定向发行机制,推出挂牌同时发行和面向内部人的自办发行;精选层实施连续竞价交易,提高创新层和基础层集合竞价频次,保留做市交易,实施差异化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北交所发展的市场和制度基础。
北交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发行上市制度突出精准包容。持续融资制度突出灵活多元。交易制度突出便捷高效。公司监管制度突出宽严适度。
上海证券报: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坚持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联互通。请问北交所的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北交所在未来建设发展中将如何突出特色?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坚持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构建了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一体发展、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础制度安排。
一是发行上市制度突出精准包容。四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贯彻注册制要求,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引导发行人“说清楚”,督促中介机构“核清楚”,确保投资者“看清楚”。
二是持续融资制度突出灵活多元。形成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丰富的权益融资工具,引入授权发行、储架发行和自办发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交易制度突出便捷高效。延续精选层连续竞价交易机制,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30%,更好促进股票价值发现。
四是公司监管制度突出宽严适度。在接轨上市公司监管安排基础上,引入灵活弹性的监管要求,董事会不强制要求设立专门委员会,现金分红比例不作硬性要求,允许在充分披露、程序合规的前提下,合理设置股权激励行权价格。
我们深刻认识到,北交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提升市场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
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个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并在四个方面持续努力:首先是更加包容。让创新型中小企业来得更便捷、更顺畅,扩大服务覆盖面。其次是更加精准。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融资、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优化针对性制度安排,提升企业获得感。再次是更加创新。在遵循交易所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资方式、交易产品和工具创新,便利投融资对接。最后是更具活力。汇聚各方政策、拓宽市场范围、挖掘市场深度、引入多元资金、培育特色中介、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投资者及市场各方创造出积极向上的市场文化。
深入理解“主阵地”内涵
做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地。做特色制度功能示范地。做良好资本市场文化涵养地。做“投早投小投新”生态策源地。
上海证券报:“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北交所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请问该如何理解“主阵地”的内涵?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近期我们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对“主阵地”的内涵有了一些初步认识。我们认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的总方向。
理解“主阵地”,可以有四个维度:做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地,吸引聚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做特色制度功能示范地,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创新的差异化制度、功能与产品。做良好资本市场文化涵养地,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公众公司意识、信息披露意识、公司治理意识、敬畏投资者意识,厚植资本市场土壤文化。做“投早投小投新”生态策源地,引导市场投资前移,促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北交所积极效应持续释放
北交所上市公司结构完善,后备资源充足。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专业机构积极入场。市场各方加大投入,企业发展信心凸显。市场流动性水平显著提升,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上海证券报:北交所开市以来的运行情况如何?改革是否取得预期成效?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北交所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整体平稳,积极效应持续释放,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开创了北交所与新三板有机联动、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场站在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的新起点。
北交所上市公司结构完善,后备资源充足。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82家,总市值2722.75亿元,市盈率46.66倍。行业上,涵盖了25个大类行业,主要集中于软件信息、医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其中17家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小企业占比78%,符合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战略定位。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中有1155家新三板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北交所后备资源储备充足。
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专业机构积极入场。截至2021年末,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475万户,是北交所设立消息宣布前的2.8倍。经过买卖双方充分博弈后,投资者已趋于理性,总体交易热度保持合理水平。北交所开市以来,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新增118只公募基金参与交易,8只新设北交所主题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已经进场。北交所成立后首家发行上市的威博液压,其战略投资者名单中有4家公募基金。
市场各方加大投入,企业发展信心凸显。各级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银行等主体积极与北交所对接,表示将加大业务投入与合作,参与市场建设,形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合力。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6.21%的公司对北交所未来发展有信心,95.7%的公司对新三板未来发展有信心。通过座谈调研和问卷调查,市场主体一致认为,北交所、新三板一体化发展,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关键。宣布设立北交所后,新增申报挂牌107家,9月后月均申报量增加五成,42家公司撤回摘牌申请。
市场流动性水平显著提升,财富效应初步显现。北交所开市后,日均成交量较2021年8月精选层增长3.04倍;日均换手率1.79%,年化换手率434.26%,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特征。北交所股票2021年内价格平均上涨98.9%,10只三板指数全部上涨,市场财富效应初步显现。创新层和基础层获得有效带动,2021年全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9.76%。
下一步做好“四个坚持”
坚持错位发展。坚持一体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协同发展。
上海证券报:立足新起点,北交所和新三板对于下一步改革发展工作有何考虑?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北交所开市运行不到两个月,仍处于规模建设、特色制度功能建设初期,良好资本市场文化与“投早、投小、投新”的生态仍需要持续完善和巩固。
下一步,北交所与新三板将紧紧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个主体,牢牢把握“支持创新发展”这个关键,始终聚焦“打造主阵地”这个方向,做好四个坚持。
坚持错位发展。聚焦“更早、更小、更新”,充分体现市场包容性和精准性,兼顾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切实发挥承上启下功能,落实好与沪深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转板联通机制。
坚持一体发展。北交所融资、并购、交易等各方面功能要做强,发挥好“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创新层、基础层要做细、做活,持续平衡企业挂牌成本收益;促进形成内部一以贯之、预期性强的准入体系。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各层次中找准位置,顺畅、高效递进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在资本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立足自身发展规律和需求,加大制度、产品和工具创新力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外融资、资产组合需求特点,持续构建工具丰富、机制多样、兼顾市场效率与风险约束的融资并购制度体系。完善各有侧重、机制多元的交易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定价能力。适配市场规模建设,构建北交所指数及产品体系。
坚持协同发展。拓宽市场发展政策空间,持续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政策、政务、舆论环境。加大力度引入各类专业机构。持续完善主办券商制度,引导中介机构更多开展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业务,培育一批专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精品中介。支持商业银行开展各类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贷业务,汇聚更多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夯实市场法治基础,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强化司法保障。(马婧妤 张雪)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