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北京的老师们按照不同“规则”流转起来,为的是让孩子能在家门口遇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老师。
“大面积、大比例推行的干部教师轮岗”举措,也是北京一系列“双减”政策中热度最高的一条。新学期开学一月有余,东城区和密云区已率先试点“教师轮岗”。今年年底前,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6个区的教师也将“动起来”。
如此“兴师动众”,为的是形成新的教育供给体,以动补弱,以动减负,以动提质,以动促得。
小位移,精准供给
教师轮岗,在北京并不新鲜,但这次轮岗,与此前大为不同。
新学期开启前,市教委公布了干部教师轮岗细则,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和普通教师按需轮岗三个维度。
汇文中学教育集团英语教师罗锦虹,新学期轮岗到汇文中学永外校区担任初一年级英语老师。她的通勤时间略有增加,每天上班需要半小时左右。“都在一个区,两所学校距离不太远。”罗锦虹觉得还好,“对于老师而言,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岗位,都是教书育人。”
和罗锦虹一样,此轮教师轮岗,老师都不跨区,生活圈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其中,城区老师在各自学区、教育集团内流动,郊区则是在全区范围内,推进老师交流轮换。
市教委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小位移,精准开拓出教育新局面——没有一刀切的规定,完全按各校,甚至每名学生的特点定制教育服务。
这些举措正在逐步探索落地。
新学期,张玉淑不再担任密云区河南寨中学校长职务,轮岗到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当校长。此前,她已有多年轮岗经历:从密云六中到东邵渠中学,再到河南寨中学,走进山区校、农村校,先后各任4年校长。
面儿上看,这次轮岗,张玉淑是“进城”了,从农村校转到了一所密云区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但实际上,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纪律水平都有待提高。刚到岗,张玉淑丰富的教学经验就发挥了作用——学校组织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等待时,一个很有名的“不服管”学生把脚跷到桌子上,周围同学都缩着身子,尽量远离他。张玉淑主动走过去,拍了拍男生肩膀,刚介绍完自己,男孩儿主动端正了坐姿。“每个学生都希望被平等对待。我没有一上来就说服教育或者批评,效果反而很好。根据以往经验,学生一般都愿意给校长一个面子。”
除了主动融入学生,张玉淑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给老师们上了堂“开学第一课”——
“把课堂效率比喻成收视率,您在课堂上的收视率如何,是我们要考虑的……”
“以小组学习为途径,老师设计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这些教学“新思想”让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广渠门中学区级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张丹到花市小学轮岗,他不仅教好自己的课,还和体育组的老师们根据小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立足学校九年一贯制特点,建构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生长型课程体系。小学六年内,学生可以学习10至12项运动技能,对体育的兴趣和身体素质逐步提升。“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最有价值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健康行为,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尚未启动教师轮岗的区也已提前开始准备。教师节前,海淀区教委组织各校、各教研院负责人同上一堂“课”,针对“双减”热点答疑,各校学科组和年级组组长也在云端听“课”,帮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课”后,海淀区立即启动教师资源大摸底。不仅包括教师所在学校、所教专业等基本信息,还会涉及教师擅长领域,以及各校师资现状和未来需求等。教师轮岗,就将以此为基础,力求供需匹配。
最近十几年,本市也曾推动过教师轮岗,有家长担心:“好老师轮岗,原学校少了一位好老师。但新学校也很难立即提高教学质量,这不费力不讨好吗?”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教师轮岗,不是简单‘搬砖’。好老师也不能单纯靠职称、职务来衡量。这轮轮岗是按需流动教育资源,既要考虑学生成长需要,也要考虑教师的生活便利等。目的是把老师们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窍门推广好,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更广。”
“师”动,带全要素动
一名教师轮岗,带来的是全要素的流动。
新学期,教龄已经有30年的周群以骨干教师的身份,到前门外国语学校交流轮岗。第一课,她请初二年级学生们一起“运用新闻知识,初步读懂新闻”。
显示屏上,教学PPT首页,蓝底白字的“小试牛刀”十分醒目。课堂上,周群带着学生们通过课文,读新闻、写新闻,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
下课后,周群开始整理教学“笔记”,这是她的习惯。从教30年,她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但每一次给不同班级学生上课,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更精准地匹配学生的需求。“轮岗,绝不是来当过客。我来就是希望能和同学,还有这所学校的同行有更多交融,真正有所得。我的课都是开门课,欢迎所有老师来听课。”
“教师动起来,最期待的变化是课堂上的提升。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所以需要一个周期。”一位教龄超过15年的校长说,但将更多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后,不仅老师的轮岗会更顺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也会扩大。
本市在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教委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市已有160个教育集团、410余所集团学校,25%的中小学入“团”。李奕说,基础教育的供给应由单一的学校供给向更加包容、多元的区域供给和集团供给转变,“包括教师资源在内的打通流动、共享和联合,目的是要激发更大的活力。”
新学年,革新里小学加入史家教育集团。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兼任天永学区革新里小学校长。
提到这次教师轮岗,王欢更愿当“推介人”:“在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中,史家小学携手遂安伯小学、史家实验学校、史家七条小学、史家小学分校、西总布小学,组建了史家教育集团。集团有干部教师约600人,每年有两三百名老师在集团校内轮岗。”
每一名老师轮岗,不仅带去自己的教学经验,集团的整体资源也会跟着延伸。走进革新里小学,茶艺、舞蹈、手工教室等一应俱全,甚至一些小摆设都和史家小学一模一样。一位老师说:“新装修的教学楼,所有硬件设备都和史家小学一样。”
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燕轮岗到革新里小学,这位集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带来了一系列“教师发展”课题、研究项目,均将优先在革新里小学落地。原革新里小学校长赵丹阳作为独立法人代表担任史家实验学校校长,她还负责集团内中小衔接方面的研究。王欢说:“她能干、爱干,经验也很丰富。新学校的办学规模是原学校的两倍,将有更多施展机会。”
的确,轮岗给教师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舞台。
7年间,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冯宁从一名教学干部成长为青年湖小学教学副校长和西校区的执行校长。轮岗期间,她研究最多的是如何切实提升课堂质量。冯宁带领各备课组将“集体备课”的效能最大化,鼓励老师们共享智慧,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课堂设计和课案文本。她还建立了家校学院,7年来,为全校学生家长开办了20余期家校课程,与家长达成共识——家庭不再进行急功近利的教育,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身心成长。
李奕表示,此次中央“双减”文件中特别提到学科组、年级组是学校中的最基本育人单元,每一位优秀老师一定要在这一基本育人单元中发挥作用。因此质量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一定是团队式的,通过交流轮岗,丰富供给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开学仅仅两周后,可喜的变化已经出现。一些老师在年级组的例会和教研组的活动中,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注入全新的课堂教学要素和内容。一些老师带来的作业设计方案,运用了不同的作业素材和作业载体,孩子们明显感觉作业量减少了。
“课联网”,育人智慧流动起来
因为疫情,去年,学生曾居家上网课。为满足初高三毕业生的需求,本市给16区(含燕山)所有618所中学、14余万初高三学生配了“线上家教”,24小时答疑。在线辅导平台上,每个问题都有解答,平均每个问题在7.5分钟内就能被解决。
“线上家教”中,正高级教师49名,北京市特级教师348名,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05名、北京市骨干教师726名、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1183名、区级骨干教师5986名。
这样的模式,将继续扩展。今年上半年,市教委发布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其中明确,2022年,将启动面向全市学生的免费在线教育服务,“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形成跨校跨区“课联网”。
未来,学生上课将有“双师”线上线下同步指导。本市将录制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知识点的优质微课,推送给全市各学校各学科教师,远程名师和班级辅导老师“1+1”分工协作,线上主讲,线下答疑。全市名师教学经验智慧将最终提取形成“线上名师”标准服务,从备课、教学等环节提供模块化产品,全流程支持“线下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李奕说,骨干教师的辐射范围绝不应该固定在校内。他们有责任将更多优质资源推送给更多学生。“轮岗不是简单的换工作场地,希望‘流动’起来的是教师‘优质的服务’。”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李奕说,推进教师轮岗工作,是打破以往支教式、输血式帮扶的定势思维,改变以教师论教师、以轮岗言轮岗的传统观念,把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作为总牵引,以孩子的实际获得决定轮什么岗、派什么人,让轮岗的教师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智力资源、智慧经验、专业才能有机地嵌入流动校中,在流动中双向激发流入校和流出校的办学内驱力,构建更有活力、更高水平、更有品质的学校发展良好生态。
最新发布
超九成老师愿意“轮岗”
为了跟踪调研评估东城区和密云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进展情况,国庆假期,市教委工作人员加班完成了一份“轮岗”满月报告:东城区受访教师中94.37%的教师具有轮岗意愿,密云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中92.69%的教师具有轮岗意愿。
这份报告的书写人是市教委人事处专门组建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跟踪评估研究组,由首师大牵头,教科院和教育学院参与。9月底,研究组分成28个小组,分赴东城区、密云区19所中小学校访谈干部、教师、学生及家长,获取40万余字的一手资料。同时,面向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职教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06份,面向密云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职教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08份。
数据显示,两个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意愿高,新近轮岗群体适应性好。交流轮岗的范围、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除了原有的“带着人事关系全职调入”占有较大比重之外,两区还系统推进校级干部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整合区域内的教育人才资源,促进干部教师队伍结构优化。
此次轮岗以成熟型教师为主要遴选对象,引领示范作用初见端倪。面向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中,23%具有高级以上职称,33%的教师具有一级职称,拥有特级教师、市级骨干、紫禁杯班主任等称号的骨干教师占36%左右。轮岗人选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学科里面具有一定带动性的,是一位比较有经验的老师,相对的也有一定的追求和学习力。专家说,这表明,当前有关交流轮岗的理解已经深化,重要的不是教师作为个体的流动,而是利用教师个体的力量撬动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权威观点
教师轮岗不是“削峰填谷”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 李奕
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看似只是关乎干部教师的事情,其本质是聚焦孩子的实际获得,是真正把孩子健康成长放在建设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正中央进行设计规划。
几乎没有一位教育大家,一辈子只在一所学校任教。教师的成长恰恰应该经历不同类型的教育环境,见更多的教育对象。每一名教师从新手到具有高水平的育人智慧是一个复杂的、不断磨砺的过程,北京教育系统所倡导的教师轮岗其实是把教师育人智慧流动起来,真正让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这种适应不同特点、不同风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群体的经历,是教师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
北京教师轮岗不是“削峰填谷”,而是精准轮岗、有效轮岗。让教师具有更高育人水平的教育智慧是新时代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增强孩子获得感的重要着力点。基于学区(教育集团)这一新供给体的教师轮岗恰恰是通过流动的方式促进每一所学校的自我改革与发展、每一位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反思,实现穿越多种边界的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尺度、多种形式的区域教育合作组织和育人共同体。让“峰”的教育个性更具普遍性,让“谷”的教育质量更具特色,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能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发展,变为家长和学生心目中信赖的好学校、好老师。
检验轮岗师资是否优质的标准是师资轮岗之后学生的获得感,而不是老师的荣誉感,更不是轮岗教师的职级、学历、比例或数量。轮岗的师资是否优秀,家长心里始终有把尺子在度量。轮岗是否合格,要靠学生和家长“打分”,而考核标准就是对服务对象实际获得的统计。
文/记者 刘冕 李祺瑶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