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儿不高,是否该干预治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9-07 22:13

新学期来了,一些家长看着又排到了班级队伍最前面的孩子暗自发愁、哀叹:怎么个子老是长这么慢,总比别人家孩子矮一截?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对于个头落后的孩子,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增高”产品让家长心动不已,有的家长不顾实际情况花了冤枉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埋下隐患。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主任医师聂亚玲表示,孩子个子矮,家长着急,这可以理解,但不可用不必要的非常手段。孩子是否需要增高干预,在临床上有严格的指征,“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身高,哪些情况才需要医学手段干预,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算矮小

在医学上,判断孩子是否矮小有明确的标准。在相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以下,称之为矮小。简单理解,同性别同一个月出生的100个孩子,按从矮到高排列,前3个孩子就是矮小。下面举例介绍一下几个年龄段的身高标准。

3岁

男孩身高正常为96.8厘米,矮小为89.3厘米;

女孩身高正常为95.6厘米,矮小为88.2厘米。

7岁

男孩身高正常为124厘米,矮小为114厘米;

女孩身高正常为122.5厘米,矮小为112.7厘米。

12岁

男孩身高正常为151.9厘米,矮小为137.2厘米;

女孩身高正常为152.4厘米,矮小为139.5厘米。

15岁

男孩身高正常为169.8厘米,矮小为156.7厘米;

女孩身高正常为159.8厘米,矮小为148.8厘米。

总的来看,正常儿童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速度不同。一些老人口中所说的“晚长”,的确也是存在的。这主要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同龄人身高陡增而自己因青春期延迟,才会显得身材矮小。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具体情况需要通过拍摄X光片来评估。

什么原因造成身高滞后

大家都知道,身高由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那么谁占的比重更大呢?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占到70%-80%不等,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主要还是取决于父母的身高。

说到这里,该有人提出疑问了:身边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父母很高,孩子却不高,而有些父母不高,孩子并不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儿童的身高虽然主要取决于父母,但仍然受到多基因的影响。家庭成员的身高对孩子有一定影响,越亲近影响越大,所以兄弟姐妹、叔姨姑舅、祖父母等亲属的身高都可能成为孩子的生长潜力。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母个子矮是小时候营养不好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若孩子的爷爷、叔叔等个子都高,说明孩子的遗传因素还是高的,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高。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可调控的因素还有环境、营养、运动、对疾病的控制等。其中,营养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若长期营养不良,肯定会使孩子的身高滞后,毕竟正是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平均身高才得以显著增加。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在夜间深睡眠时达到峰值,长期晚睡或睡眠不足一定对长个儿没有好处。

其实,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就好,不仅是晚长不好,过早蹿个儿也未必好。孩子从出生开始一年年长大,这是时间年龄,但其生理年龄不一定与之相配。年增长速率过大的孩子,在同龄儿中被叫做“高小孩”,但他们往往由于骨龄提前导致生长空间受限,最终成为成人期身高很矮的“矮大人”。总之,骨龄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孩子的生长过程和未来生长发育的趋势。骨龄发育延迟可以由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缺乏、家族性体质性发育延迟等原因引起,骨龄发育提前可由于摄入含有性激素的药物和食物等引起。当骨龄提前时,性发育的启动也会提前,女孩8岁前、男孩子9岁前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都属于性早熟范围。

哪些情况需要医学干预

科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是促进长高的关键因素,营养、睡眠、运动、心情等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通过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心理、疾病预防等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有助改善身高。但如果是因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就需要接受专业的诊治。

常见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脑垂体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部分或完全缺乏,或者由于生长激素分子结构异常等,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还有一种称为特发性矮小,即目前尚无法明确病因的匀称性身材矮小。经专业医生评估,患者身高符合矮身材标准,则通常用生长激素治疗有效果。

“身材矮小”主要是因生长激素轴存在异常或其他病因造成的生长发育障碍,引起身高明显矮于同龄人或成年身高矮小的一类疾病。此外,有资料显示90%的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

因此,临床上对于身材矮小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佳治疗年龄是2岁到13岁。通常男孩的骨龄达到15岁,女孩骨龄达到14岁时,身高增长就不明显了。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而且一旦过了青春期,生长激素分泌逐渐减少,骨骺闭合,身高增长就会开始放缓至停止。

生长激素治疗安全吗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小明今年11岁,与同龄孩子相比要矮出十来厘米,他的妈妈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前段时间,小明妈妈在网上看到一种增高喷雾剂,宣称只要在舌下喷一喷,几个疗程后就能长高几厘米,于是她花了数千元钱购买,但几个月过去,并没有见到明显效果。但她还是不甘心,又接二连三买了其他几种“增高”产品,仍旧收效甚微。

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增高”产品,真假难辨。一些产品违规添加了激素或其他不明成分,虽然在短期内能促进身高,但也可能加速骨龄老化,透支以后的身高增长空间,得不偿失。

在正规医院的儿童矮小门诊或身高门诊,医生会对就诊孩子进行一系列评估。如果身高在合理范围内,建议家长每年监测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前期即11岁左右每年生长4厘米至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5.5厘米至6.5厘米,即为正常。对于身高异常的,医生会先检查儿童的骨龄情况,需要做生长激素激发实验、性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垂体核磁等,找准病因后实施对症治疗(主要是药物干预治疗)。

有资料显示,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就诊患儿的数据进行统计,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占到46.4%,特发性矮小占到27.0%。从医学干预的角度,这些孩子可以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重组人生长激素是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生产的,在氨基酸含量、序列和蛋白质结构上与人垂体生长激素完全一致。其临床应用至今已近40年,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在临床上能有效促进身高增长的药物。从现有数据来看,重组人生长激素安全性总体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实际上,人的身高增长过程,本就受到体内各种激素的调节和控制。从婴儿期至青春期前期依赖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青春期接受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共同影响,生长速度会再次加速。医学干预所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虽然也叫“激素”,但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都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样的副作用。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孩子每天至少保证500毫升牛奶摄入,每天遵医嘱补充钙片,每天坚持一个半小时的运动量,晚上10点半左右要进入深睡眠状态。3个月为一个疗程,方可评价生长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经过3个月治疗后,只要能生长1.5厘米以上,就说明治疗有效,继续坚持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但由于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如果孩子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标准,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骨龄检查,若诊断为矮小症,专科医生将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只有查明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家长切忌轻信广告宣传,随意使用增高产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通讯员 莫鹏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孩子都需要测骨龄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8
孩子都需要测骨龄吗?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助力孩子长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给孩子滥打生长激素,当心“追高”变坑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副作用不少,儿童切勿随意打生长激素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
法治日报 2024-06-02
副作用不少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
法治日报 2024-06-01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解码儿童身高的秘密
央视新闻 2023-07-07
有一种长不高叫特发性矮小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7-07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解码儿童身高的秘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