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塞罕坝精神,厚植美丽中国根基
北京青年报 2021-08-25 07:00

【提要】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是将荒原沙地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生动诠释。从塞罕坝这个缩影可以看到,只要坚持绿色发展,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一定能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才能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8月23日下午来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种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塞罕坝从荒漠沙地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鸟的乐园,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林场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还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塞罕坝从茫茫荒原到绿色海洋,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这片营建于荒漠之上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是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历时近60年艰苦创业的实践成果。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这种精神植根于承德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这种精神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是将荒原沙地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生动诠释。从塞罕坝这个缩影可以看到,只要坚持绿色发展,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才能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前赴后继,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筑牢生态文明根基,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久久为功,“植”就最美绿色
光明日报 2024-03-18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人民日报 2023-06-27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绘制美丽北京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6
二十大代表安长明:塞罕坝正在打造智慧林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3
公园绿地覆盖率全市领先 北京经开区厚植绿色根基擦亮生态底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6
“追光者”走进塞罕坝,见证三代人的坚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4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2-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