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汉武帝“独尊儒术”,有何不得已的苦衷?
姜鹏历史沙龙 2021-04-23 18:00

所谓的“独尊儒术”,就是儒生把自己的教育系统绑在了国家的选官系统之上。在我们的理解中,好像儒学是被汉武帝挑中了,要用它来统治整个社会。可是下面讲的这个观点,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这种认识,那就是儒学不是被皇帝选中的,而是这个学派的一些特质,使得皇帝不得不跟儒学合作。

那么儒学的特质是什么呢?那就是儒学从先秦到秦汉时代,它垄断了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它利用古典文化进行文化教育,独霸了西周以来的所有旧传统。因为它掌控了教育资源,所以皇帝只要想建设一个文官政府,就必须跟它合作。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知识都来自教材,即使是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大家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我们小学、中学课本上学过的那些名人名言、小说、古诗词。同样,儒学之所以力量大,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教材,掌握着战国、秦汉的教育命脉。

《诗经》——民间识字课本

孔子的学生当中主要有两种思想倾向的人,我们分别把他们叫作“用世之儒”与“传经之儒”。

所谓的用世之儒,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或是经营商业,或是辅佐诸侯;孔子的弟子子夏,孔子的学生曾子,他们分别教出了李悝和吴起这样的学生,而李悝和吴起没有成为儒生,而是选择服务于诸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儒家还有另外一种儒生,他们是专门从事教育的儒学集团。我们看到战国时代,人们在谈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儒家学派的人,都能吟两句《诗》《书》。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多多少少都能学两句、说两句《诗》《书》呢?他们的老师是谁呢?春秋战国时代,当诸侯国控制力向民间扩散的时候,民间的老百姓通过私人的学习(我们把它叫作私学),获得知识、技能。这种私学可以是学习技术,也可以是学习兵家、道家思想,而更主要的是,首先要学习认字,要通过学习从一个不认字的人变成一个掌握文字、文化的人。

在中国古代早期,社会上可能没有识字课本,那么古人是靠什么来识字的呢?《诗经》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诗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有着极高的艺术性,更在于当时的古人可以借此进行最基本的识字。换言之,人们要想识字,就要读《诗经》,这样就会不自觉地受儒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儒学正是利用这种教育的形式,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民间。

在教育中,儒学向民间渗透

可以说,儒生当中这种不问政事、以民间教育的权力来构建自己在民间权威的传经之儒,获得了和用世之儒不同的生活空间。他们在民间从事教育,民间的教育权反过来让他们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独立的生活态度,两者相得益彰。他们利用自己的教育权威,重构了民间社会里面对于儒学的认识,可以说这种系统,以近乎封闭的态度,直面战国秦汉时代的社会变迁。

《史记·儒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汉高祖刘邦已经消灭了项羽,只剩一座鲁城没有打下来——这个鲁城是项羽最初的封地。等到刘邦带着士兵把鲁城包围起来的时候,他就听到鲁城里面的儒生照样在讲诵诗书,演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刘邦就非常感慨,没有强攻鲁城。可见,这些传经的教育知识分子,完全不计外部环境的恶化,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以教育为职业,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这种庄严和自信的态度来面对社会的变迁。

经学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它和秦系的教育系统已经不同了,它不仅仅是识字和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和原则。而且由于学习的课本主要都是《诗》《书》,是西周时代的贵族文化典籍,这也就为学习的内容注入了古代贵族文化的恢宏气象。一边教育、一边培养这些读书人的宏伟理想,让他们感受这如长河落日般绚烂而壮丽的感染力的儒家经典,这就成了学者们的目标。

想选官?只能用儒家的人

我们要知道,选拔官僚首先要选拔有文化的人,而有文化的人哪里来呢?有文化的人都是儒家这些知识分子在民间教出来的。可以说到了汉武帝时代,已经不是汉武帝要不要选择儒家的问题了,而是只要想和知识集团合作,他就必须跟掌握了教育资源的儒家合作。

所以独尊儒术的背景是什么?独尊儒术的背景是,掌控了整个民间教育集团的儒生,最后获得了与皇帝合作的机会。可以说,独尊儒术的过程,是儒者在民间经营了三四百年的民间教育的成功;而儒学也很聪明,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系统绑在了国家的选官系统之上。国家你想选官吗?你一定要选受过教育的人,这个受过教育的人一定是受过我们儒家教育的人。

所以,无论是汉代的荐举制度,还是唐宋以后的科举制度,要想成为国家官僚,首先要接受儒家的教育。儒学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管控整个知识集团,它就是利用自己的教育系统,和国家的选官系统绑在一起。这一绑,就绑到了1905年,直到清朝宣布“废科举”,儒家的教育系统才和国家的选官系统解除绑定。

所以说,儒学的成功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蹴而就、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儒学在民间沉潜了数百年之后,向皇帝的一次叫板和摊牌;而皇帝在选择镇压了社会所有的力量之后,最后决定和知识精英合作,而这个知识精英就是来自儒者集团的这样一批人。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科举考试考四书五经,那到底是四书重要还是五经重要
历史学堂君 2024-10-01
历史|汉元帝登基后,西汉国力达到极盛,为何后世对其却评价很差
历史学堂君 2024-09-13
赏读|《三国前夜》:一颗头颅的旅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7
历史|孔子所作的《春秋》,两千年来,在各朝代的地位如何
历史学堂君 2024-03-16
成吉思汗为何器重丘处机、看重全真教?
唐山 2023-09-04
国学|张国刚:《资治通鉴》为何无可替代
思想与理想 2022-11-26
赏读|中国经典十种
商务印书馆 2022-10-25
文史丨张一南:才女难再得——中古的妃嫔诗人
文史知识 2022-0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