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 | 共享发展之小康社会一个也不掉队
新华社 2021-02-26 15:20

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村医霍建国为村民把脉(2020年4月15日摄)。骆驼湾村曾经是当地有名的特困村,608口人中428人属贫困人口,如今早已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草原上,蒙古族姑娘查娜在蒙古包中通过网络电视在线学习英语(2020年4月9日摄)。经过8年持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在位于云南省镇雄县大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高山九年一贯制学校上计算机课(2020年9月24日摄)。镇雄县曾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县,镇雄干部群众坚守脱贫攻坚战场,最终取得反贫困的胜利。

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彝族群众马海日聪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摄)。2019年2月11日,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首批29户、168人告别居住多年的土坯房,搬入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家。

32岁的龙先兰在湖南十八洞村一处蜜源点查看蜂巢(2019年9月4日摄)。一度贫困的湖南十八洞村人龙先兰在精准脱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学习养蜂技术,发展养蜂产业,逐渐成为养蜂大户,带动118户养蜂户脱贫致富。

在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独龙族学生肖琴萍在教室里上课(2020年10月31日摄)。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曾世代贫穷。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以整体推进的思路对独龙江乡进行集中帮扶,加速消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素质等“瓶颈”问题,使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千年跨越”。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民格日扎西(右)在自己的牧家乐里用新买的咖啡机制作咖啡(2020年6月20日摄)。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支撑,持续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创建了一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全域旅游专业村和文化旅游标杆村。

这是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拍摄的“巧媳妇”直播带货团成员(2020年11月5日摄)。“巧媳妇”直播带货团是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为试水网络直播销售而成立的,该扶贫车间在2019年建成投产,优先招录当地留守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妇女在政策的红利下,变身产业工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平江镇巴鲁村网格员刘园(右)走访结对帮扶户时,与村民韦福琴核对生产生活情况(2020年11月16日摄)。32岁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园是榕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侗族干部,她2019年11月到巴鲁村担任网格员后,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给教学点的小朋友带来了音乐、科技、卫生等知识(2020年7月28日摄)。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在桂黔两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乌英苗寨实现整体脱贫,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黄泥湾村一扶贫车间,28岁的马法土麦展示她的劳动成果(2019年8月28日摄)。2019年马法土麦通过帮扶干部介绍,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

搬迁户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的扶贫车间里工作(2020年3月9日摄)。贵州曾处于中国贫困核心区,2012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6.8%。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2020年11月,贵州省政府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贫穷标签。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驻村第一副书记罗风华(前左)在莼菜田里和金溪村民小组的村民清理浮萍(2020年7月7日摄)。中益乡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重庆专门下派驻乡扶贫工作队,各村配齐驻村书记,帮着村里搞规划、建项目、促脱贫。在扶贫干部的带动下,中益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易地搬迁群众穿上盛装,围着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迎接新年的到来(2020年12月31日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建良村龙牙屯,村民余万合坐在搬迁前旧住房里生火(2017年10月11日摄);下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可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余万合在搬迁后新住房里做饭(2020年8月19日摄)。

某色苏不惹在通往“悬崖村”的钢梯上直播(2017年12月15日摄)。“悬崖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别称,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山坳中。2016年底,随着钢梯的修建,悬崖村出行条件有所改善,悬崖村逐渐发生变化。 2020年5月,阿土列尔村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大康村老支书李三平(左)在直播中推介村民手工制作的布鞋(2020年10月28日摄)。李三平在儿子李庆斌直播推介农产品的过程中,应网友的要求加入直播,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在他的努力下,大康村的小米、蜂蜜等货品销路越来越广,慕名前来的游客也更多了。

2020年12月3日,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村民方临芳(左二)指着自己身体疼痛的部位,在村医袁玲(左一)的帮助下向5G远程医疗会诊的专家讲述病情。

来自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的两名搬迁户在阿妹戚托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刺绣(2019年6月6日摄)。贵州曾处于中国贫困核心区,2012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6.8%。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2020年11月,贵州省政府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贫穷标签。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村医发尔亚特·塔西白克(右三)与医务人员来到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出诊(2019年7月7日摄)。随着医疗扶贫的推进,新疆牧区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大幅提升,牧民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的医疗惠民服务。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吉雄镇红星社区双语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分发牛奶(2020年11月25日摄)。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扩大规模、补充教师、规范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西藏学前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的“黄金茶坊”,在龙沟乡挂职乡党委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的夏纪毅(左)指导在此工作的当地彝族村民吉克尔日制作“黄金茶”(2020年8月14日摄)。夏纪毅是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是一位黄芩专家。他带领村民们种植黄芩,利用非药用的黄芩嫩芽嫩叶研发出黄芩茶,将其命名为“黄金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比聪中药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鸡场,彝族青年阿俄比聪通过网络直播推介他的绿壳鸡蛋(2020年7月20日摄)。尽管身处大凉山深处,但网络连接了阿俄比聪与外面的世界,他通过网络平台介绍自家鸡蛋和家乡布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麻辉煌(左)与返乡大学生施林娇(中)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一起直播推销土特产(2020年5月15日摄);右上图为:施林娇(右)在直播中向观众展示炒好的腊肉(2020年4月23日摄);右下图为施林娇(中)在工作室内和施康(左)、施志春(右)一起商讨直播内容(2020年4月23日摄)。

游客在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一户农家乐里点菜(2020年9月16日摄)。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是革命老区。近年来,该县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模式,推进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百姓经营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等,催生出西柏坡红色小镇、李家庄美丽乡村等一批新景点。

苗族妇女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基地学习刺绣(2020年11月13日摄)。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积极帮扶从江县,在从江县多个乡村建立刺绣和蜡染人才培养基地,直接帮扶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指尖脱贫”。

在珠峰脚下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托桑林村,格桑展示自己编织的邦典(2020年1月20日摄)。邦典是藏族传统衣物装饰,是一种用于搭配藏装的毛织围裙。格桑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编织售卖邦典和各类政府补贴脱贫摘帽。

技术人员王代红在青岛市帮扶建设的陇南市武都区康大肉兔养殖场内查看肉兔生长情况(2021年1月19日摄)。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与甘肃省陇南市加强东西部协作,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作、资源共享,不仅帮助陇南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也为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蓄力。

图/新华社

编辑/胡克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