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余位诗人曾游览吟诗 串起“浙东唐诗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1-01-28 17:51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作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途经浙江杭州、绍兴、台州等地的“浙东唐诗之路”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诗歌、书法、茶道等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当下,如何重拾“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精华,使其再次焕发往日光彩?

1月28日,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浙江省人大代表、绍兴市新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求子平表示,散落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文化符号被串珠成链,正从梦中的诗意变成美丽的实景。

450余位诗人曾游览吟诗“浙东唐诗之路”串珠成链冀复兴

在求子平看来,“浙东唐诗之路”是诗路文化带的领头羊,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他向记者介绍,晋唐以来,众多文人墨客自钱塘江进入绍兴,向南经过曹娥江,沿江而行,溯流剡溪,再由新昌沃洲、天姥山,抵达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对唐诗发展史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的“浙东唐诗之路”。据考证,仅在新昌,就曾有450多位唐代诗人在此留下1500多首诗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面对这样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道,浙江给予其较大“含金量”的顶层设计支持。

2018年,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上,时任该省省长的袁家军在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战略部署,正式吹响了诗路文化复兴的进军号。

2019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提出以“诗”串文为主线,以“诗”为点睛之笔,着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

审视“浙东唐诗之路”的复兴之路,这一全长近200公里的文化带,在途经地区的多重发力下,正变得愈发夺目。

4dfd1529360e4e9bbf8f3bb7086fd9c3.jpeg

在“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新昌在浙江省率先编制《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战略规划》,试图破解诗路文化带缺少标志性遗存实物的难题:启动天姥山唐诗古驿道修复,举办国际学术研讨,推出“天姥山居”“唐诗宴”系列民宿和农家乐……让走在古道上的人们亲身体验“诗心自在”“且歌且行”的唐诗韵味,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眼下,通过不断挖掘和梳理文化传承,当地正把天姥山这一地理标志,打造成诗路文化带上的人文标志。谈及未来,求子平表示,接下来将着重做深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山水风光与文脉传承、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文章。

随着一个个文化符号被串珠成链,“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正逐步迈向振兴之路、发展之路。

摄影/胡丰盛

记者/李典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边追节目边记笔记”的综艺回来了,《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央视一套开播
上观新闻 2024-11-03
赏读|丝绸之路文学不同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两年运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新华社 2024-01-09
艺术|唐诗为引 山水为意“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讲唐诗走红的何楚涵:“中秋登楼夜” 唐诗会知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7
赏读|难得的唐诗简史和欣赏简论 正确打开唐诗不可多得的必读书
东方出版中心 2022-06-14
话题 | 盛唐诗人为何偏爱边塞之旅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2-06-05
唐诗之路艺术展杭州开幕:数字科技让诗歌“活”起来
中国新闻网 2022-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