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古城与前沿科技撞个满怀,两者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沿着浙江绍兴的主城道向远方望去,数百公里凌空架起的智慧快速路系统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具体涉及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等。这其中,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一种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站在“新基建”风口,绍兴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同城化等发展机遇,谋划建成以绍兴中心城区为主,扩展至绍兴与杭州、宁波连接区域,总长约438公里的智慧交通快速系统。
夯实“智慧”地基,助力城市转型
千年古城转型之下,为何选择以交通为切口,进而发力?从“要致富,先修路”的俚语到打造交通强市的雄心,不难看出,交通系统是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主动脉。而当城市不断被“智慧”赋能之时,交通网络层面的智慧化建设或是城市“弯道超车”的一大契机。
在绍兴的“智慧大交通”蓝图中,智慧快速路融入“工程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两翼”,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采用先进的智慧交通管理技术,构建“智慧云控平台”和无人驾驶测试环境;立足于城市路、桥、隧、涵洞等交通设施管理,建立区域数据采集及分析应用的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分析城市交通环境……
“这将是一条基于5G通信技术,面向未来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需求的智慧道路,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边缘计算及感知设备,实现交通综合监测、行车诱导、自主研判分析、决策支持、协同调度等功能。”承建单位之一的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团浙江区域总部总经理林家祥如此形容。
他向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今后高架发生了微小沉降,运管方将能调取数据库中的信息,辅助技术人员精准了解工程‘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养作业,避免此后更严重的结构老化、裂缝等病害。”
这样的“智慧交通”能为城市转型带来什么?绍兴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志祥坦言,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数字化技术将为交通带来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体验的全局“智变”。“我们正联合百度打造全国首条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快速路,项目建成后,‘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将不再是梦想,当下的绍兴正全面拥抱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之城’。”
融杭联甬接沪,扩大城市“朋友圈”
交通的智慧化升级城市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着城市的“朋友圈”。
从长三角一体化到杭绍甬同城发展,“智慧交通”如同张开怀抱的臂膀,将城市与城市联结起来。在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周文波看来,绍兴城市快速路网便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配套工程之一绍兴二环北路智慧快速路项目为例。该项目按“主线快速路双向6车道+地面辅路双向6车道”设计,东西向串联起柯桥、越城、上虞,同时承接沪杭辐射、带动杭州湾南翼产业联动,助力构建“10分钟上高速”的立体化快速路网体系。
而作为绍兴市主城区三横两纵“日”字形快速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项目的开工,则被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称之为绍兴绕城高架“成环连网”正式形成的标志,对唱好“双城计”、构建网络型大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90后”青年孙明明几乎每天都会往返于杭州与绍兴两座城市。对像她这样在杭州工作、绍兴居住的“双城青年”而言,“智慧交通”的兴建无疑多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出行选择。“智慧快速路建成后,我们这样两地跑的年轻人就有更多时间来平衡工作和生活了。”谈及此,孙明明满怀期待。
除了时空距离的缩短,“智慧交通”下,城市之间也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实现融合发展。5月中旬,绍兴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度Apollo、绍兴文理学院共同成立“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绍兴)创新示范中心”,探索城市间基于快速路的智能网联应用场景。
无疑,“新基建”为城市间提供了深度相拥的砝码。近年来,绍兴与杭州在交通体系建设、产业错位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市民服务共享等方面签订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协议。“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我们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之前,完全可以在高铁、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地铁以及主干道等方面,全面地与杭州的主干路网无缝对接,实现交通的融合发展。”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朝再看江南越地,“智慧交通”加码的进阶之路,开启着千年古城转型的更多可能。
文/记者 方堃 李典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