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代替木须龙,巩俐出演新角色仙娘…解析《花木兰》幕后
新京报 2020-09-13 17:00

《花木兰》海报

9月11日,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内地上映。作为迪士尼少有的融入中国元素的电影作品,加上有1998年动画版的《花木兰》上映在前,真人版《花木兰》从上映时就被赋予更多“改编与致敬”方面的关注。

在故事主线上,真人版其实改动并不大,但在人物设计上则更加关注对“自我觉醒”的挖掘。为何要做出这种选择,主创也给出了一些说法,制片人克里斯·班德就曾在采访中评论,这并不是将观众熟知的故事进行逐帧重拍,木兰不是单纯定义上的女英雄。她是一位战士,即使你已经熟知这个故事,但是本片中的画面和叙事都会是你前所未见的。片中不会出现会说话的动物和唱歌的士兵,这样以便于角色更深入挖掘认识自我,忠于自我,勇于做最真实的自己。

动画版经典片段得以保留

1998年,迪士尼以动画的形式第一次展现了木兰的故事,成为了当时的票房热门,也深受影迷们的喜爱。《花木兰》制片人杰森·里德说:“之前的动画版让西方观众认识了花木兰这个角色,现在我们希望借鉴诗歌和动画中的元素,打造一部激动人心的全新作品。与此同时,我们会确保新版作品依然保留这个故事中最核心的内容,我们会着重讲述主人公是如何在保持勇敢、忠诚与尽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真我。”

动画版和真人版中的雪崩镜头

在拍摄真人版之前,主创们先了解了动画电影广受欢迎的原因。他们对中国人、华裔美国人等亚裔群体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在动画电影中最喜欢的主题、人物和故事线,动画电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同时也询问了西方观众同样的问题。“同一部电影在不同观众眼中不太一样。”里德说:“所以我们需要清楚在原有经典故事框架内,如何通过新电影来为年轻一代的观众讲述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不过,导演妮基·卡罗并不希望这部电影成为动画的翻版,相反她更希望以此向原版致敬:“这一故事千百年来被无数次地讲述和改编,中国的孩子们都熟知这个故事。所以在中国即使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花木兰的故事还是十分真实、重要且鲜活。我很喜欢动画版的电影,我也希望能把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合到真人版中,例如雪崩的片段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真人版电影能够展现出雪崩这一场景的巨大爆发力。”

用凤凰代替了木须龙

真人版版《花木兰》是在1998年迪士尼动画版基础上改编的真人版,看过动画的观众其实能发现这两版在故事的大框架上没什么改变。不过,在迪士尼历来通过动画改编为真人电影的作品里来说,真人版《花木兰》也显得非常大胆,它拿掉了以往看似不可能缺少的东西,比如说音乐剧的风格和木须龙、蟋蟀这些经典角色(《花木兰》的动物伙伴小蟋蟀消失了。真人版中一位士兵名为Cricket,即译为小蟋蟀,可看作是一个致敬式小彩蛋);另外,动画版里那个由艾迪·墨菲配音的叽叽喳喳的木须龙则在真人版中改编为一只凤凰,这也意味着迪士尼真人电影向着更开放的空间迈出了一步。

动画版中的木须龙与真人版中的凤凰剧照

主动揭开女性身份

花木兰的故事虽然耳熟能详,这次真人版依然在角色塑造的细节上做出了一些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木兰意识到为能最终完成任务她需要主动揭开谎言,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从影片一开始木兰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她顽皮、勇敢、好动,与人们眼中的传统女性很不同。本片还特别为她增加了一个妹妹,用来与她形成对比。妹妹听话,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胆小,会顺着家人的意愿被相亲,过上平凡的日子。再比如,新增仙娘这个角色是因为主创们希望加入另一个女性角色来和主角达成平衡,同时也为电影增添一层更丰富的主题——身份认同与归属感。饰演仙娘的巩俐表示:“仙娘这个人物并不存在于原版故事中,她是我们新增的角色,她留下了很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她着重阐述了人物动机及内心渴求:“仙娘的能力很强,但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她只想要自由,想要活下来。”

相对于《花木兰》动画版,真人版更加带有时代特色和自我觉醒意识

本片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摄影、服装、化妆、道具的领导人物几乎都是女性,经过了一系列冒险之后,人们会看到木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从军成为一名将领展开新的冒险。无论是家乡还是爱慕她的男性,在片中都没有成为她最终的归属,这是与动画版最大的不同,并带有时代特色和更多的自我觉醒意识。总而言之,花木兰是一个能给观众带来力量的角色,刘亦菲也希望这部电影能使更多的女孩和女性相信自己:“我希望她们不只关注生活中能够获得什么,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有可能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惊喜的那个人。”

编辑/陈光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