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外媒称,根据NASA提供给捷克在线气象服务网站Windy的数据显示,武汉的二氧化硫排放超过1500微克/立方米,在同时间点为全球最高,疑为火化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尸体所致。2月12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经对比核实,外媒所用数据严重失真,与实际监测数据相差200倍。
武汉市区SO2浓度未现异常高值
记者:最近有国外网站报道,武汉空气中的SO2指标浓度上升明显,请问是这样的吗?
监测总站负责人:我们也注意到了相关信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科院等有关专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认真查验,经仔细对比核实,Windy网站发布的武汉市SO2浓度上升一事严重失真,其SO2浓度数据不可信。
Windy网站发布的2月9日零时、1时SO2“污染区”的浓度为1500微克/立方米以上,最高浓度甚至超过1700微克/立方米,其所谓的“污染区”内恰好分布了武汉市部分国控或省控空气监测站点。经对比核实,我们空气监测各站点该时段前后的SO2浓度仅在4~8微克/立方米之间波动,两者浓度差距达到200倍之多。
基于Sentinel-5P/TROPOMI卫星SO2柱浓度数据(不包括云覆盖地区),我们组织有关卫星专家对2020年2月3日—2月9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SO2柱浓度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2月3—9日,武汉市SO2浓度整体均处于较低水平,2月4日浓度相对最高,反演结果换算后也不超过11.5微克/立方米,不可能出现如Windy 网站所说的SO2浓度达到1300微克/立方米,甚至更高的情况。从卫星监测分布看,武汉市区SO2浓度与周边地区相比也未出现异常高值情况。
其实不仅是武汉,Windy网站发布的其他地方的地面SO2浓度与实际SO2浓度也有较大偏差。以北京市东四站点为例,2月12日上午10点东四站点SO2小时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2月11日东四站点全天SO2小时浓度在4~35微克/立方米之间,平均约15微克/立方米,而Windy网站发布的该位置处全天逐小时SO2浓度在144~318微克/立方米之间,平均为212微克/立方米,小时对比偏差可达到4倍到60倍,日均偏差达到15倍,显著高于实际浓度。
国外网站数据未经我国地面实际监测结果校准
记者:为什么该网站公布的数据与我国监测数据差距很大?从技术上讲,地面监测、卫星反演模型模拟哪个结果更靠谱?
监测总站负责人:为保证地面监测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我国从技术上、管理上、质控上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保证。技术方面,我国地面空气站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标准方法,在国际上是通行的,监测仪器定期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标定,是测量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最权威、最准确的方法。管理方面,2016年年底,全国完成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1436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统一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独立运维,不受干预。运维人员每日查看和分析监测数据,对站点运行情况进行远程诊断和管理,定期对仪器进行现场检查和校准维护。质控方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加强质控检查、严格质控措施,委托专业的检查公司,不定期对运维工作的规范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现场检查,确保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真实、客观、准确。所以,我国国控空气质量地面监测数据完全是靠谱、有把握、负责任的。
而卫星反演和模型模拟等技术方法不是标准监测方法,其模型模拟结果一般需要用地面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校验,仅当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时,模型模拟的结果才更有意义。Windy网站发布的我国地面SO2浓度数据,未经我国地面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校准,导致SO2浓度比实际情况偏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是很不严谨的。
新年至今 武汉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记者:湖北武汉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的环境空气质量有没有什么变化?
监测总站负责人:武汉市共布设有10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开展SO2、NO2、PM2.5、PM10、CO、O3 六项指标自动监测。除夕至正月十七,武汉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六项污染物的有效小时数据获取率为99%以上。监测数据通过“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公开发布。
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春节以来,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稳定,除2月5日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外,空气质量均为优良。除夕至正月十七,PM2.5平均浓度为 50μg/m3 ,同比下降 38%,PM10 平均浓度为 56μg/m3 ,同比下降42%,SO2平均浓度为 7μg/m3 ,同比下降 22%,NO2平均浓度为 22μg/m3 ,同比下降 45%,CO 浓度为 1.0mg/m3 ,同比下降29%,均显著好于去年同期,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还对比了武汉市市控监测点位的情况,与国控点位浓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校对/董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