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三代人:让留下的人看到绿色
央广网 2019-09-25 15:55

“这沙子是自然灾害,也是故土难离”。

老汉张润元坐在八步沙的一棵茂盛的老树下,手里捻着细细的黄沙。他是当年第一代治沙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最后一位还能站在治沙一线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这里的沙暴曾经夺走过很多人的生命,吞噬过很多人的家园。它就像末日,沙暴来袭时,连牲畜都能卷到空中。半个世纪以来,无情扩张的沙漠在当地人的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流沙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庄逼近。很多人离开了家园再也没有回来……这些都是老汉张润元白发间藏着的故事。

“但是我没有离开,我们六位老汉,三代治沙人,坚守到了今天。我们让留下的人,看到了绿色。”

“逼上梁山”去治沙

“治沙,算我一个!”

“要守卫我们的家园!”

“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

38年前,时任土门公社漪泉大队主任的石满已五十有余,但是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这个年龄“正值壮年”。因为治沙,石满和村里的郭朝明、贺发林、张润元、罗元奎、程海走到了一起。与其说是“一呼百应”,不如说“逼上梁山”。六位老汉,四位共产党员,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

而那年,沙漠里哪有什么林子。

1981年,是腾格里沙漠“暴躁”的一年,随着气候干旱和过度开荒放牧,沙丘愈发放肆地“啃食”着这座小小的乡村,威胁着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良田、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有过境的公路铁路。面对步步紧逼的“猛兽”,一些人上新疆、去宁夏、走内蒙,被逼着逃离了故乡。那时候,没办法和村民谈“希望”。

这场灾难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也没人说得清。

但是面对这故土难离,六老汉还是决定和“老天”掰一次手腕。

老汉们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想方设法保住耕地,这样人才能活。“在心里更是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家和土地。”

这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开始对八步沙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的政策,这成了六老汉治沙的“定心丸”。林业局的老领导告诉大家,我们出钱,你们尽管去做,做不成没关系。这件“破天荒”的事就是——承包沙漠。

从此之后的38年,这片生命禁区里,多了六个默默耕耘的身影。

老汉们的“治沙经”

“沙漠这么大,浇水怎么浇得过来?”

“已经严重缺水了,供水又怎么办?”

那时的六老汉,望着茫茫沙漠,无从下手。

第一年治沙,问题就是水。“我们当时住的土门镇距离治沙点7公里,运水只能人背驴驮,一点点往沙漠送。”在张润元看来,虽是杯水车薪,却是唯一的办法。

“所以我们就用土法子,把树苗直接往沙子里插。”张润元和几位老汉选择了十月份开工,盘算着一入冬,土地封冻,树苗正好冻在沙子里。冬天降雪,开春的时候一化,水份渗下去,树苗子就能活了。

然而盼了整整一个冬天,待春天狂风过后,活下来的树苗连30%都不到。

六老汉没有被打败。第二年,老汉们改变了盲目的策略,总结了治沙经验后,发现了新方法:在树窝周边埋麦草。这样不仅可以把沙子固定住,刮风时也能把树苗保住。这就是后来在八步沙沿用至今的“高招”: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从那次开始,老汉们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幅度提高。

看到成效满心欢喜的六老汉们一合计,为了节约时间,索性卷起铺盖,在沙漠附近的“土山”上挖个洞,支起锅,一头住进“沙窝窝”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治沙开始的第四个年头雨水渐丰,头几年成活的树苗也越长越大,绿色越来越多。老汉们也欣慰地笑了,“总算有回报了!”

人和岁月的较量

治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战争。

近40年的治沙岁月走过来,六老汉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干不动了”。如今其中四位已经离世,老汉程海也已经坐上了轮椅。六位老汉曾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家必须有一个继承人,接着把八步沙管下去。

然而,父辈们的毅然决然,在晚辈眼中却是“无法理解”和“坚决反对”。

八十年代某个春季的一天,三十几岁的郭万刚突然被久病的父亲郭朝明找去谈话,那时的郭万刚在古浪县供销社有着稳定体面的工作。父亲告诉他治沙以来,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快坚持不住了,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亲的志向。听了父亲的请求,郭万刚五味杂陈,是“怎么也想不通”的焦躁,也是没办法拒绝的一份心软。

郭万刚告诉父亲,“我们家里九口子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我如果帮助你治沙,把我的这份工作辞掉了,生活怎么办?”

父亲依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劝说,“你们如果不去,我们的这片林子就要毁掉了,我们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我们的子子孙孙怎么办?”

沙漠里的植被从嫩绿变成了金黄,父子之间的“争执”也从春天走到了秋天。郭万刚最后拗不过父亲的固执,咬着牙说“我同意了”。而当时心里则想着,不如先答应下来,在林场凑合干几年,以后再想办法谋出路。

最初下到八步沙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埋怨父亲:“沙漠大得看都看不到头,你却要治理,以为自己是神仙啊!”

1993年5月5日,中国西北突然刮起了一场罕见的黑风暴,造成了包括古浪县在内的西北地区8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元。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黑风暴,彻底改变了郭万刚。

“黑风暴骤起,像世界末日一般伸手不见五指。”郭万刚当时正在林场巡沙,远远看到西北方黄沙滚滚而来,还不紧不慢地劝说工友“不要紧”。而后来风沙一到,所有人都被吹成了“地滚葫芦”。后来妻子对他说,“我以为你回不来了。”

郭万刚回忆起那个恐怖的日子,到第二天的时候听到有关部门的通知,了解到古浪县有二十三个上学路上的孩子被这次沙暴吞噬了生命。“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吗?如果我们的孩子都保不住,我们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不管多苦多累,我们一定要把风沙治住,再也不能让风沙夺去我们孩子的生命。”

“从那以后,我决定一心留在八步沙,坚持治沙。”说到此处,郭万刚一脸坚定。

让下一代人爱沙漠

2016年,郭万刚不得不服老了。命运的车轮再一次碾到了他的脚下,那一年父亲苦劝他加入治沙队伍,这一次,郭万刚也站在了父亲的位置上,开始寻找自己的接班人。

85年出生的郭玺今年34岁,已是治沙人中的第三代,他的大伯就是郭万刚。但那时的郭玺正在“外面”当司机闯世界,是那股韧劲儿让郭玺走进了郭万刚的视野。

“我现在已经老啦,干不动啦,有些事情还是得年轻人来做,希望你能来林场帮忙。”那一天郭万刚紧蹙着眉头说出了当年父亲对自己说过的如出一辙的话,也正在这时,他才明白了当年父亲内心的滋味。

郭玺不出所料地以“外面的世界更好”拒绝了他。在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郭万刚还是说服了郭玺。

“2017年6月份,沙漠里种下的植物开出了黄色的花,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郭玺来到八步沙林场之后,见到了这最珍奇的美景。“我大伯在沙漠里建设有近40年,他们都没有放弃,南方的大海我没见过,但是沙漠里的花海,我见到了。让沙漠开出这么广袤的花海谈何容易!”与其说沙漠中的美景,不如说是爷爷和父辈们愚公移山般的努力,打动了郭玺年轻的心。

郭玺加入林场,很快便轻车熟路起来。“我爷爷们那个时候浇水,只能用毛驴车一桶一桶地拖。那时候种树,一分钟只能挖1到2个树坑,而今天就不同了,用机器一分钟能挖7到8个树坑。我们还有洒水车,要远比他们那一代先进、科学得多。”郭玺笑着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让先辈已经建设好的“绿洲”越来越茂盛,来守护周边村庄、农田、还有人们的生活。

2019年初,80后的大学生陈树君也来到了八步沙林场,加入了“第三代治沙人”的队伍,给八步沙林场带来了“新思想”,就是与新媒体结合的“网络治沙”。陈树君工作不久便很快通过蚂蚁森林争取到了1000多万元的公益治沙资金,同时还联系到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到八步沙治沙造林。郭万刚欣喜地说,“我干了近40年,这是最大的资金投入,从网上争取社会力量参与治沙,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第二代治沙人做不到这一点。未来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在郭万刚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业。老人那一代,为了家园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二代治沙人,想着的是不但要把沙治住,还有一些经济效益,让治沙工人也过上好日子。现在第三代治沙人,年轻,有文化,懂知识,懂科学。“保护我们的家园,就需要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的干下去。”

38年来,八步沙的三代人在沙漠中默默耕耘,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40多万株。如今,这条防风固沙的绿色“城墙”将古浪县10多万亩农田与沙漠分隔开来,守住了一片生机。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说,在林场的守护下,周边农田亩均增产10%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在这“富裕”的沙漠中,还有几支单薄的小树苗随风摆动。

这是郭万刚的孙子春天种下的,他今年10岁。

文/记者 张佳琪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图记|鏖战沙海——内蒙古攻坚防沙治沙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新华社 2024-05-24
“中国魔方”的治沙奇迹:让沙漠倒退20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4-05-21
三代人接力治沙 把沙漠变绿洲
央视网 2024-05-06
图片故事丨儿时沙海,如今花香扑面——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郭玺的治沙故
新华社 2024-04-17
四季中国丨大漠治沙人的春天
新华社 2024-04-15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70多年治沙造林让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榆林从沙漠之城走向绿色之城
西安晚报 2023-07-07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人民日报 2023-05-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