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经济日报: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打错了算盘
经济日报 2024-06-21 07:55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既损害了中方企业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欧洲消费者切身利益,还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车企要探索“新型全球化”道路。

欧盟委员会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多家中方车企和行业协会表达了对欧盟就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的强烈不满,呼吁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此前,欧委会发布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虽然这只是欧盟自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的一个阶段性结论,但无论是其调查目的,还是调查过程,以及调查结论,都有失公平公正。因为该调查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的,明显违反市场意愿。为达到预设目标,欧委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如此“双标”,其本质是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以所谓“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

值得警惕的是,欧盟在此次反补贴调查中,还要求中方企业提供电池原材料的构成等核心秘密,包括化学成分和配方,甚至精确到磷酸亚铁锂、石墨、铜、铝等每项主要原材料使用量。这些电池重要信息被视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命门”,一旦泄露不仅会严重威胁企业技术安全,还会影响中国相关产业安全。显然,这是欧盟“假借调查之名,行窥探中国技术内幕之实”。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完全“打错了算盘”。表面上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抬高关税壁垒,有利于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但从产业实践来看,保护主义只会加剧本土企业惰性,妨碍其转型升级,最终导致欧盟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下降。在商业领域有个说法叫“加拉帕戈斯效应”,用来描述在孤立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适应特定环境而进行的“最适化”,反而会导致其丧失与外部生态系统的交互性和适应性,最终被淘汰出局。

竞争出高手,保护出巨婴。如此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请问欧盟搞的是哪门子市场经济?

此次欧盟逆潮流而动,选择站在了全球化、自由贸易和绿色发展的对立面,既损害了中方企业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欧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还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

美欧先后对中国电动汽车下重手,提醒中国车企全球化之路不会平坦。面对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车企要探索“新型全球化”道路。2023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占比52.2%,中国家电品牌的海外销量62%是由海尔贡献。不久前,蔚来汽车创始人向海尔董事局主席请教海尔的全球化经验,对方给出了3条出海建议:一是长期主义,二是注重品质,三是融入当地。这值得中国车企重视和思考。(杨忠阳)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谈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6
国家发改委:坚决反对欧盟自华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新闻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将带来哪些危害——欧洲专家解读欧盟保护主义之弊
新华社 2024-06-17
加征关税 挪威不跟!
第一财经 2024-06-14
欧盟宣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挪威表态:不跟随,此举不可取
澎湃新闻 2024-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