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经济日报 2024-06-09 09:30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作出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农业保险要实现从大到强的高质量发展,还需在投保理赔的精细化科学化、做好风险减量提高保障水平、提升农险服务质量等方面继续发力。

在保险精算和条款上下功夫。一方面做好主要险种的纯风险损失率测算,提高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出台主要险种的行业示范条款,规范产品开发。农业生产始终与高风险相伴,一场洪水、一次台风就有可能导致整片良田绝收。去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1.58亿亩。正因为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农业保险才有了用武之地。做好纯风险损失率的测算,能够描述整个行业风险情况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为农险产品定价提供基本依据,解决部分省份对于农险产品“单一费率”的粗放经营模式。行业示范条款的出台则能够为产品开发提供参照系,助力农险条款更加规范科学。

防灾救灾并举,做好风险减量。从多年的防灾减灾经验看,最有效的做法还是主动防灾减灾、积极救灾减损,对此,保险机构可以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和政府投入的救灾资金联动,对病虫害、干热风等常发频发的自然灾害进行技术防控。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气象服务信息、配合农业部门的救灾措施,帮助投保农户减少损失,实现风险减量。去年河南遭受“烂场雨”后,人保财险、中华财险等保险公司投入3600多万元,帮助农户抢排田间积水、抢收作业、烘干运输等,降低了农户损失。无论是政府部门、保险机构还是农户都有共同愿望,那就是尽量不成灾、努力少损失。未来,保险机构能够在“防”字上做更大的文章,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帮助农户防灾减灾夺丰收。

不断提升承保理赔的服务质量。当前,保险公司主要提供承保理赔等具体服务,农业再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分散大灾风险。然而,有的保险公司拓展业务时存在不规范的赔付方式和定损方式。比如,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粗糙定损等,监管机构接到的相关理赔纠纷投诉也较为集中。农险承保理赔服务质量提升,有赖于服务网点的建设。目前各级政府依托保险公司及其省级分公司、县级分支机构、乡镇专业网点、村子里对接农户的协保员等,全面铺开了服务网络。未来要继续推进农险提升线上化经营水平,减轻农户成本,降低行业经营成本,改善农户买保险和出险后理赔的各种体验。

农业保险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工具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农业保险赔付294亿元,同比增长8%,惠及农户813万户。自2020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持续保持全球第一,赔付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农业保险大国。下一步,应更好发挥农业保险功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应有作用。

当前正值“三夏”时节,夏熟作物要收获,秋收作物要播种,收与播紧密相连。保险行业还需持续发力,全方位护佑农业生产从种到收的全流程。

文/金观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如何发挥好农业保险作用,给农民群体撑起“保护伞”?农业农村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在北京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积极开展农险理赔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以高质量农业保险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2024-04-29
不误农时不负春 中国太保奏响春耕“协奏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以案说险:灾害天气遭损失 快速理赔显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