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私募业 大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4-06-06 14:41

私募业扶优限劣持续升级。

近日,有私募管理人收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送的通知称,协会决定于2024年6月对相关机构开始现场检查,相关机构需做好准备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有业内人士称,此类现场检查属于中基协常规动作,不过去年以来确实能感受到现场检查更加细化,要求愈发严格。

另外,记者近日采访还获悉,近期一些私募在备案新产品时被要求针对产品和公司情况进行多次反馈,比如梳理在管基金中投资新三板标的基金情况,签署嵌套承诺函等。中基协近期还下发通知,就专职员工不足5人、高管缺位等问题,要求私募进行自查整改。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4月30日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给私募行业立规矩、划底线,未来私募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管理人需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部分私募收到现场检查通知

近日,有私募管理人收到通知称,中基协将对其开展现场检查。通知要求,检查期间,私募有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需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岗配合检查,协会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延伸检查,如涉及该私募关联机构、合作机构、外聘机构等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人需协调以上机构提供材料、约谈相关人员。对于拒绝或不配合检查的情况,协会将依法采取自律措施。

“现场检查是中基协的常规动作,尤其是成立5年以上的私募,是现场检查的重点抽查对象。”沪上一位私募人士透露,从检查的要求来看,去年以来中基协检查的内容愈发细化,比如投资者资料存档时间、合格投资者认定是否合规等细节,均会受到严格检查。

北京一位百亿级私募人士也坦言,近年来中基协对于私募的现场检查愈发严格,机构的合规留痕资料、规章制度、交易数据等均是检查的重点内容。

私募基金备案趋严

除了现场检查愈发严格,私募新基金备案近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备案新基金时会被要求反馈诸多细节,备案周期也有所延长。具体来看,基金以及私募的以下三方面情况会被重点管控。

首先,基金嵌套不得超过两层。

一位私募创始人坦言,在备案新产品时,如果备案产品涉及嵌套层数大于等于3层,备案不能通过;如果备案产品涉及嵌套层数是2层,则需管理人出具嵌套承诺函后方可备案通过。中基协还会特别提示,私募不能仅在产品备案时符合嵌套层级要求,嵌套层级需要持续满足要求。如果管理人前期已出具承诺函,应当严格遵守承诺内容。若不遵守备案时出具承诺的,会被采取暂停备案的自律措施。

其次,投资新三板的相关基金需反馈更多细节。

据悉,有私募管理人在备案新产品时被要求梳理在管基金中投资新三板标的基金情况,包括不限于基金名称、基金编码、基金备案通过时间、基金备案时投资者情况(名称、投资金额)、当前投资者情况(名称、金额)、当前规模、当前净值、投资新三板标的规模及其占基金总投资规模比例等。

还有部分管理人称,投资方向涉及新三板的产品在备案时被退回。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今年以来“瑞丰达资产跑路”事件持续发酵,多位投资人向托管方询问后知悉,瑞丰达资产旗下多只产品投资了其他私募基金,最终底层大概率已买入新三板标的。

“瑞丰达资产的风险暴露,与产品多层嵌套以及新三板投资关联颇深,近期备案明显感受到协会对这方面风险的把控,这对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一位中型私募高管表示。

最后,“帮忙资金”被严格监管。

有托管人士透露,私募如果短期内备案产品较多,尤其是产品成立后出现短期赎回的,中基协通常会要求多次反馈具体信息。其中,部分管理人还会被约谈,并被要求提交相关资料。

记者采访获悉,近期,部分私募机构因产品备案时疑似使用“帮忙资金”而被要求给出合理解释,且在此期间其新产品备案暂停。

另外,有业内人士透露,AMBERS系统(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自5月以来更新系统,要求私募提供产品结构图,结构图主要的投资要素包括基金投资者、投资标的、投资方向、托管方、投资交易对手方的信息等。

5月31日,中基协还发布提醒通知,针对专职员工不足5人、高管缺位等现象,要求私募管理人自查整改,如后续仍不符合要求,将采取自律管理或纪律处分措施;如私募管理人无展业计划,要求及时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行业良性生态逐步构建

在新产品备案趋严,扶优限劣不断升级下,私募行业良性生态正在逐步构建。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有望迎来“好学生能做大,坏学生快出局,差等生难进场”的健康格局。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已注销822家私募登记。其中,协会注销、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12个月无在管注销登记的分别为500家、206家、10家和106家。与此同时,多家私募机构受到中基协的纪律处分。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中基协已对私募机构发出75份纪律处分决定书。一些违规行为严重的私募机构,还受到辖区证监局的调查和处罚。

南京泱泱投资总经理陈东表示,优胜劣汰加速下,越来越多私募将提升自律意识。公司今年便对现有的业务流程、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合规监控等环节进行了审查和调整,确保符合新的监管要求。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对《指引》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未来,“良币”驱逐“劣币”的行业生态有望逐步形成。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知名机构旗下基金也挨罚 今年2425家私募被注销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3-12-18
百亿级私募被警告
上海证券报 2023-09-03
注销数量同比增超320% 私募强监管来袭
北京商报 2023-08-15
私募业重磅条例,正式发布!划重点
上海证券报 2023-07-09
私募基金大变局!
上海证券报 2023-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