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韩浩月 :生活还有许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6 13:00

编者按:过去一年,您过得好吗?

这是继2021、2022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

2023,这个世界动荡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挣扎求生。岁末年初,我们当如何保持内在的宁静与定力?在回顾、总结、道别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求索、启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这九个简单的问题和若干诚恳的回答,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行进的步履,还有你我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卷人:韩浩月 作家

1、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3年,您会选择哪三个?为什么?

韩浩月:走。有事走,没事也走,近处走走,远处也走走,只要有出门的机会,就克服惰性,把出门当成保持活力的理由,没有机会出门,就自找个理由。

静。保持安静,独自待着的时候不说话,人少的时候少说话,人多的时候能不说话就不说话。静,其实就是,就算内心翻江倒海,口头表达也要言简意赅。

想。想是最好的脑力活动。想会带来遐思,也会带来烦恼。想会得到光明大道,也会走进死胡同;凡是建议你“啥都别想”的人,其实是想得最多的。我的建议是,“凡事多想想”,想得多了,不用麻烦别人,自己就通了。

2、在这一年,您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您的内心在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有什么心得愿意分享?

韩浩月:我觉得是给上中学的女儿买课外试卷。老师交代,不得不买,只是,各种版本繁多,哪怕出版社、“名师”、年级都选对了,仅仅因为完全相同的封面上,一个不起眼的“RJ”、“XJ”的字母区别,最后还是选错了,类似经历,每年都有三四次,每次都有科目至少买错两次以上,这对一个处在耐心增多但视力、记忆力却下降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大难关。作为一个时时感觉到“被卷”的家长,我觉得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相信——相信那些很扯的事情,早晚都会崩盘。

3、2023年,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韩浩月:冬天在某城市参加活动,宴会结束后,三个一年见一两次面的朋友,约到一个小酒馆里继续喝酒聊天,聊经历和体验,聊观察和发现,发现在过去某个时间段内,有着高度相似的困惑,而且解决办法也非常相似,这让我产生了一种“你并不孤独”的感慨。我认为那是一个难忘的、充满感动的冬夜,因为很多时候,人并不需要用语言、社交软件、见面来沟通交流,只要心存善良、友爱,有共情能力,就会觉得,其实作为渺小的个体,还是有力量感来源的,这份来源会让人觉得,生活还有许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4、2023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韩浩月:经常拍摄、剪辑、发表短视频,这对我来说是种“全新事物”,它在帮我逐渐摆脱单靠文字建立起来的交流边界,以一种新的作品形式,不断提醒我去跟踪时代和潮流。虽然这一“新作品”形式已经成为全民应用,但我还是在用传统的创作、编辑、媒介思维,来处理自己经手的视频内容,即“形式变了,内容没变”,所以它作为一种附属的创作或者说娱乐,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并不大,仅仅作为一种新鲜的存在而存在。

5、这一年,会有一些作品(无论是书、影视剧、综艺、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一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韩浩月:我会选好友宋方金的书《上元灯彩图》分享给大家,这是本被稍显严肃的书名耽误了的长篇小说,也是本用终极浪漫与肆意想象力不断冲击其严肃内核的作品。它有极强的戏剧冲突设置,有严谨、认真,且富有才华的写作态度,它用古人、古意、古文的形象、故事、意境来阐述“信偌”议题,留下一个余味悠长的当代长篇,它值得被更多读者阅读到。

6、这一年您个人完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韩浩月:出版了散文集《燃烧的麦田》,这是一本整体上做得满意的书。在内容写作方面,它收录过去一年多来针对同一主题写作的文章,比较有系统性,看上去也显得整齐,在装帧印制方面,设计者与出版方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拿在手里比较赏心悦目。对于纸质出版物尤其是图书有执念的我们这一代写作者来说,拥有一本满意的书,是对辛劳工作的一种奖赏,也是对继续这项工作的一种鼓励。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实、圆满。2023年,你哪一项“失去”最是刻骨铭心?

韩浩月:一位性格良好、年富力强、有口皆碑的亲人的去世,作为一种“失去”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意识到自己比以前更不能接受这样的一种“失去”,当“天人永隔”成为一种事实,人们会追悔,为什么在可以团聚与时常交流的日常当中,我们没法做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生活这把“刻刀”,为什么会把每个人的生活轨迹、生活观念、人际关系,“刻画”得如此执拗、单一、刻板?如果遗憾可以挽回,是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改?……为了“失去”而痛心,究竟是因为这份血缘关系,还是对生命本身的珍视,抑或对美好的人的惋惜?这些,我到现在还没有想通。发生在2023年11月初的这次告别,是这一年当中,最为锥心刺骨的一次事件。

8、年头岁尾,如果有一番话一直想说给某个人却始终未曾说出口,它是什么?对谁?

韩浩月:“我们认识太久了。认识太久是种负担。你我都曾有意识地去除这种负担,但带来的结果却是加深了隔阂。这不怪你,也不怪我,是我们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念的变与不变,致使我们对事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我觉得,只在世俗层面上有所交流,不进行心灵层面的沟通,反而是好的,这有益于保持某种钝感,很多时候,关系亲近的人,要依靠这种钝感,来建立边界,保持尊重。粗糙的、套路化的、不瞻前顾后、不小心翼翼的交往,很适合我们这样交往了太长时间的人——既然不彼此挑剔很难,那就客客气气地相敬如宾。”——致渐行渐远的人。

9、“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2024年,您个人在“过上更好的日子”方面,无论精神、身体还是物质,有哪三条优先的小目标、flag?

韩浩月:a,精神上放松,如果不放松,那就想办法放松。

b,身体上坦然,将其视为皮囊,宜常打理清洗,宜静,宜放松。

c,物质上淡定,人对物质,无论是追求程度还是实现程度,到某个时间段就已经成型、定型了,接受就好。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扑通呀:珍惜当下,真诚面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扑通呀:珍惜当下,真诚面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萧振鸣:做平凡人,想开心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方继孝:家务事要完成好,爱好也不放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萧振鸣:做平凡人,想开心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