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老百姓身边的黑科技之“行”| 2.3万辆公交车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9 07:31

微信图片_20230509071925.jpg

一项项高科技设施赋予交通更强大的力量。即使面对拥堵的道路、庞大的地铁客流、城市四面八方叫车的人们,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轨道交通智慧中心、智能调度系统等插上科技翅膀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也能从容面对。

微信图片_20230509071906.jpg

以往乘客在公交场站乘车时,常常能看到公交调度员对即将出发的车辆做出发车指令,如今乘客却很难在场站再看到调度员了,那么车辆调度是如何实现的呢?是大数据帮的忙。

微信图片_20230509071914.jpg

北京公交集团科技信息部崔玺介绍,公交集团攻克了车辆车联网终端海量数据远程实时传输与实时动态计算的难题,提升了设备集成、处理和传输能力,研发了一体化终端设备,完成了北京公交集团全部车辆,总共2.3万部运营车车载终端的换装。别看仅仅是一台小小的车载终端,它能实现前端数据实时采集、秒级传输与状态监控,从而支撑了车辆状态监控和运行情况分析。

此外,公交集团还研发并全面换装了基于物联网管理平台的新型车载票务机具,加装了数据采集模块,安装了驾驶员异常行为分析设备,在525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驾驶员异常行为分析设备,65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全面提升了北京公交车辆重点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加持下,北京公交实现了智能调度,市民在道路上再难看到几乎空跑的车辆,或者遇到等许久也等不到车的情况。北京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靳晨告诉北青报记者,基于大数据,公交集团将原先分散在700余处公交场站的调度单元整合为41处区域智能调度中心,387个调度台支撑了1200余条线路的调度发车。

同时,在区域智能调度模式下,率先在30对线路上采取了跨线联运,将客流少的线路空余出来的车辆投入到大客流线路上,将跨线运力用在“刀刃”上。比如,这种模式在石景山336路、337路公交车上得以实现,让乘客在早晚高峰能更快等到车。

供图/北京公交集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投入16辆6米小型公交车 通学公交366路开进陈经纶帝景劲松分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北京市今年已优化106条公交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3
科学调度保证正常发车 北京公交电车分公司全力应对周一晚高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老百姓身边的黑科技之“行” | 智能眼睛看前方 无人驾驶全路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9
北京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已超九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