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生活|唱一首《柑橘与柠檬啊》,献给我们所有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3 16:00

我们习惯了给孩子看那些纯真、优美的作品,但成长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要直面现实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缺憾和创痛。

今天推荐的这部作品《柑橘与柠檬啊》,就带领读者以纯真的视角看到世界的宽广与复杂,同时也会在孩子心里埋下爱和坚强的种子,让他们有勇气选择美好的一生。

天生的故事大师

英国儿童图书奖、聪明豆儿童图书奖、红屋儿童图书奖、蓝彼得图书奖、惠特布雷德儿童文学奖……这些都是迈克尔·莫波格斩获过的奖项。但这些奖项都远远无法定义他。

1943年,莫波格出生于赫特福德郡的圣奥尔本斯。由于亲生父亲奔赴战场,母亲改嫁,年幼的他便随着重组的新家庭多地辗转。在这个过程中,他上过管理严格的寄宿学校,又经历了转学。后来,他的继父对他无法从事学术研究感到失望,送他去参军。但莫波格完全不是当军人的料。很快他就离开军队,来到伦敦国王学院学习英语、法语和哲学。

毕业后,饱读诗书的莫波格开启了从教生涯。在每天跟孩子说故事的例行活动中,他意外发现了自己讲故事的天赋。于是30岁的他出版了第一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

他以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超越日常经验的限制,让他们得以关注并了解这个世界,真正参与到世界中来。因此他的作品侧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样还有战争、苦难、命运、环境等深重的现实议题。

莫波格有一个贯彻始终的创作理念:

“有件事,我一辈子都想做,那就是,给很小很小的孩子写书,写那种每个字都很重要的书。”

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他写出了一本本如《战马》《奔向荒野》等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就有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一出版就影响了世界,那就是这本《柑橘与柠檬啊》。

《柑橘与柠檬啊》(青少版)

感动全世界读者的成长史诗

《柑橘与柠檬啊》被莫波格亲口认证为“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之一”,字里行间闪烁着爱与人性的光芒。

这本书原版2003年出版,当年就拿下卡内基文学奖,2004年获英国红房子奖,2005年获蓝彼得年度书奖……可以说是一路繁花。图书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话剧,感动了无数观众。《纽约时报》评价《柑橘与柠檬啊》(Private Peaceful)同名话剧:“简短精炼的故事却充分迸发了情感冲击力。”

英国人更是把它奉为“国宝级”童话。如果法国人说他们写出了《小王子》,英国人会自豪地告诉你:我们写出了《柑橘与柠檬啊》!

正如国际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说的那样,莫波格的故事“传达出的灵魂和感受在每个国家都会引起共鸣”。《柑橘与柠檬啊》也早已感动了无数读者,出版20年来,这本书依然畅销全球。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不断再版。

2014年,光明日报社出版的《柑橘与柠檬啊》,入选了《人民日报》官微“值得一读再读的50本书”,成为无数大朋友、小朋友的勇气之书。

著名阅读推广人粲然不止一次推荐过这本书,不同的阶段也会获得不同阅读体验。重读这本书,她说:书里的孩子们在一次次面对着现实、战争等苦难,却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向我们演绎出了另一种火热而勇敢的生活。他们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孩童成长时的纯真无邪,向孩子们传送着神奇的力量。

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小托的回忆,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从孩童蜕变为大人,在困境和希望中一路跋涉成长的故事。

在书里,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成长完美交融。小托的第一人称视角有效滤去了大部分战争的残酷和现实生活的苦涩,留下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顽强。20年间,《柑橘与柠檬啊》不断在全世界读者的心间激荡,唤起每一代读者生活的斗志。

豆瓣读者的这条评价再贴切不过了:这是每个孩子必须要读的成长故事,它不是童话,胜似童话,不是寓言却格外发人深省。

成长,就是从最柔软的角落,开出最坚韧美丽的花

主人公小托是一个内敛、敏感又有点乖的小孩。他没有勇敢到天不怕地不怕,也没有淘气到上天入地到处闯祸。

童年的他在最脆弱、无助、怯懦时,如破壳的鸟儿,挣扎着面对风雨。他挣扎走出失去爸爸的悲痛,努力适应学校生活,努力适应友情的变化……在一次次挫折和创伤中,他内心那块柔嫩的地方,渐渐长出结实的翅膀。

小托的爸爸是上校林场内的工人。得益于此,小托一家可以寄居林场的农舍里,过着艰难但温馨的生活。小托的妈妈宽厚仁爱,大哥大个儿乔虽有智力缺陷却纯真善良,二哥查理勇敢而有担当。

小托不喜欢自己柔弱的性格,羡慕查理的勇敢。他习惯了把心事埋在心底,遇事总是本能地往后缩,即便被别的孩子打骂也总是选择逃避和闪躲。

很小的时候,小托就背负了一个沉重的秘密。有一次,他和爸爸去林场伐木。一棵巨大的老树毫无征兆地向他倒来。年幼的小托无力躲开,爸爸救了他,却牺牲了自己。从此,巨大的罪恶感笼罩了小托。他无人诉说,只能任由自责感在现实和梦境中一次次折磨自己。

但是温暖的家人给了他支撑和陪伴。查理处处保护小托,给了他充足的安全感。当他和查理在外面闯祸,不卑不亢的妈妈也会独当一面,保护着孩子们。

在家人无声的教养中,小托逐渐有了转变。当大个儿乔被别人欺负,小托再也无法忍气吞声,破天荒地选择了反抗。这一次,小托认识到:

“有时你必须为自己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

之后,他进入村里的小学读书,邂逅了明媚友善的莫莉。他又遭遇了和妈妈的分别,被“狼外婆”苛刻相待,与上校周旋。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经历的事越来越多,16岁的小托开始追求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可就在这时,战争的消息轰然而至。在广场上看到军队征兵,小托遭到了一个陌生老太太的挑衅。他羞愤交加,开始想确认自己的勇气。所以当他看到查理接受命运从容参军,他也动心了。

“我需要找到答案。我必须证明自己。我必须向自己证明自己。”

从此,他紧跟着查理的步伐,踏上了战场。

《柑橘与柠檬啊》电影海报

在战场上,小托见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了离家的愁苦。他在生存的泥潭里挣扎,也在良知的苦海中洗礼。查理依旧庇护小托,在弹雨纷飞中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自己的手足。最终,为了保护受伤的小托,查理拒绝接受冲锋的指令,被愤怒的中士以“怯懦罪”处决。

故事的最后,小托收拾了查理的遗物,孤单地走向索姆河战场,他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是什么,但他心中已有了信念:

“我只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因为我对别人有过承诺,必须说到做到。”

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小托弱小的身影,仿佛也在这坚定的承诺中变得高大起来。

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使害怕,也会在最艰难的时候做出对的选择

故事在小托的整个回忆中展开又结束,温暖美好的童年和炮火连天的战场冷暖对比,文字娴熟地穿梭于现实与回忆之间,既带给孩子丰富的阅读体验,也能让他们随着故事完成一次心灵的蜕变。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书中,一个个平凡人成为了冰冷的现实底色上最明媚的色彩。每当不公、苦难向他们袭来,他们总会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们贫穷,但依然选择希望;他们艰难,却仍然坚持善良;他们也会害怕,却还是努力向前。

在书中,妈妈是个内心温暖又充满力量的女性。年轻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奔赴爱情。而后来丈夫的离世、生活的困顿、上校的刁难都没有摧垮她。即使家中一贫如洗,她给予孩子的世界中,永远是爱和美。

无论是什么野花和蝴蝶,她总能叫出名字。我喜欢她说它们名字时的声音:红纹丽蛱蝶、孔雀蛱蝶、菜粉蝶、阿多尼斯蓝蝴蝶。此刻,她的声音就在我的脑海里响起。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她的声音比她的样子更清楚。

面对大个儿乔突如其来的脾气,她付出的也尽是温柔:

她还经常给大个儿乔唱歌,每当他发脾气、陷入焦虑或烦恼,她的歌声总能哄他开心,带给他安慰。她也给我和查理唱歌,在我看来,这更多是出于习惯。但我们喜欢她唱歌,深爱着她的声音。她的声音就是我们童年的音乐。

而面对孩子闯的祸,她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宽容的生活环境,既拼尽全力去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又教会他们承担责任。

当孩子因偷猎而被气势汹汹的上校找上门时,妈妈拿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敢。事后她虽然批评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但更多地是理解孩子,安慰和保护了他们。她说:

“清理狗窝无所谓,你们两个也该受受教训。但只能到此为止。我不会让那个人碰你们一根汗毛,一根汗毛都不行。”

当孩子们决意要保护一条即将被射死的猎犬时,即使一贫如洗,妈妈也决定掏出仅有的一点点钱,买下那条快要死去的老狗:

“这样就不算偷了吧?”

她从没“教育”孩子,却时时刻刻在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在爱和歌声中,三个孩子渐渐长大。

坚毅和善良的查理则始终忠于本心,保持独立,绝不盲从。被卷入战争时,他发出了心底的疑问:

“我为什么要杀德国人?我又没见过他们。”

在战火中,经历了一次次死里逃生,查理依然勇敢地舍命守护弟弟小托。

“反正有我在。”这句话是小托在怯懦时的安慰,迷茫时的光。

当军官被战争泯灭了人性,他依然选择勇于对抗他的刁难,被一次次惩罚。面对弟弟,他始终挂着微笑,仿佛从来就没有痛苦。小托每每在害怕时,看到查理乐呵呵的样子就有了力量:

“我能在黑暗中看到他的微笑,我的恐惧立刻消失了。”

不仅如此,查理还把他的坚强和乐观传递给每个人。在书中,直到最后倒下在枪口下的那一刻,他始终是个光芒万丈的角色,所有人的大哥哥。在战壕中,他带领着大家一起高唱《柑橘与柠檬啊》,歌声穿过纷飞的战火,穿过我们手中的书页,带给所有人勇气和力量。

就算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查理依然把美好安逸留给了家乡,把痛苦和恐惧留在了战场。

“我不想看到眼泪,小托。”他在我耳边低语,“即使没有眼泪,也已经够煎熬了。”

“别哭,小托。”在他的守护下,小托终于成长为一个如他一样坚定的人。

甚至对大个儿乔的描写也不是闲笔。他是纯粹、美好的化身,有着出于本能的善意和宽容。他也有他要保护的弱者,热爱所有人和世间万物。他会为了保护心爱的小动物们,和缺乏爱心的“狼外婆”斗智斗勇。他也会因为思念登上高高的钟楼。

即便是上校、“狼外婆”等负面人物,即便在和平时期和小托一家有过计较、冲突,在战乱时期,他们也选择了不计前嫌,彼此帮助。

还有阳光善良的莫莉,自发寻找大个儿乔的全村人,有舍命上战场的士兵,甚至有偷偷放走小托的德国士兵……

故事中的每个人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即便心存恐惧,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平凡,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善良,每个人都因此闪闪发光。《柑橘与柠檬啊》中没有高高在上的英雄,只有平凡人在互相守望,但谁又能说这不叫勇敢?翻开这本书,你可以看到人为了所爱可以多么勇敢;人为了活下去,可以多么强大。

唱起《柑橘与柠檬啊》,用爱和美温暖一生

《柑橘与柠檬啊》是书中妈妈经常唱给孩子们听的一首歌。每当歌声响起,小托和查理的时光就仿佛回到了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屋里。那里一无所有,却有爱,有人性的崇高和善良。

相比于物质条件,家庭给孩子们带来的更多是亲情、和谐和人格力量。《柑橘与柠檬啊》的旋律带着家庭温暖的记忆嵌入了小托和查理的人生。

当思念和恐惧铺天盖地般袭来时,查理在小托耳边唱起那首熟悉的《柑橘与柠檬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战壕中。无论是面对不公的待遇,还是遭遇纷飞的炮火。即便面对生离死别,小托和查理仍在浅声低唱《柑橘与柠檬啊》。

“我感觉到查理躺在我身边保护着我。他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柑橘与柠檬》,很快我就和他一起唱了起来,整个防空壕的人都跟着我们一起唱起来。”

这首《柑橘与柠檬啊》,会让小托想起家乡田野上的芬芳的野豌豆和飞舞的蝴蝶。那些生命中的慰藉,激励着每一个人选择爱和善良。无论是田野还是战壕,只要有《柑橘与柠檬啊》响起的地方,就有星星之火般的希望。那歌声响在了爸爸的葬礼上;在莫莉身患重病的时候;在大个儿乔终于被找到的时候;在大狗伯莎从上校的枪口下逃生的时候;在炮火逼近的时候……

有时是低低吟唱,有时是放声高歌。歌声里的爱和善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守护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崇高在废墟中闪闪发光。

“我听到查理开始轻声哼歌。是《柑橘与柠檬啊》,有点走调……然后我们大声唱了出来,让整个世界都能听到我们。我们边唱边笑,眼泪一直往下流,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这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庆祝的眼泪……”

“我要唱《柑橘与柠檬啊》,献给大个儿乔,献给我们所有人。”

歌声响起处,皆有爱与希望。

取材于真实故事,构思精巧的写作范本

如果说《小王子》的美贵在纯粹,那《柑橘与柠檬啊》的美贵在真诚。它真诚地展现世界的好与坏,温柔与残酷,将宽广的世界呈现在每个孩子眼前。每个孩子都能跟随小托,看见真实的世界,找到那个挣扎着成长的自己。

《柑橘与柠檬啊》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它是由很多真实的故事汇集而成的。这本书英文原名Private Peaceful 直译过来是“二等兵皮斯弗”,这名字灵感部分来源于莫波格在比利时墓园发现的一个墓碑。

在一战中,超过三百名士兵在黎明时被处决,罪名是怯懦或者擅离职守,其中两名士兵只是在岗位上打了瞌睡。没有证人,没有辩护,“一个人的生命,二十分钟就被打发了”。

“二等兵皮斯弗”代表了所有士兵。为了创作,莫波格拜访了很多老兵,翻阅大量史料。在这个过程中,莫波格与他们出生入死,一起生活。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夜:

“我似乎与他们当时的处境更近,更能体会何谓毫无价值的废物,何谓不是;何谓勇气,何谓怯懦。从中,我开始更了解自己。”

至此,莫波格一气呵成,写出了这个故事。

《柑橘与柠檬啊》的结构非常精巧,故事始于晚上十点五分,止于早晨五点五十九分。13个篇章,13个时间点,现实中的7个小时54分。

故事在查理临终前小托紧张的低语和童年的回忆中缓缓展开,再现了十几年间共同成长的点滴。黎明来临,行刑队的枪声响起,小托生命的一部分也被带走了。

第一人称叙事赋予了小托话语权,也使得叙述更具有真实性,读起来如身临其境。小说最后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局。没有人知道小托未来生活会怎样,但你能看到一个成熟、坚定的托马斯已经长大。

莫波格被称为英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如何构思一部作品的结构,如何设置悬念,如何以真诚的笔触表达内心,如何写出让人如临其境的场景,如何让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如何把一件小事叙述得令人动容,这本书会给孩子很多启发。精准的文字、冷静的笔触,对拓展孩子的写作思维,积累素材大有助益。

典雅译文,还原莫波格文字魅力

《柑橘与柠檬啊》依托历史、战争议题,谱写了一曲勇敢者之歌,感动了万千读者。莫波格用一种隐忍克制的笔法和精巧的故事结构,给读者搭建了一出精彩的纸上戏剧,沉浸于温暖的家庭生活和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中。

莫波格深受海明威、特德·休斯等著名作家的影响,文风平实简洁,却锋利而充满力量。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原文带来的阅读感受,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译者刘勇军执笔翻译。不仅修正了一些偏颇之处,而且文字简练深邃,贴合原文。

刘勇军老师是深受读者喜爱的豆瓣高分译者。他翻译的《月亮与六便士》因译文的优美性、准确性在翻译圈深受好评。同时,他还译有《日出酒店》《杀死一只知更鸟》《摆渡人3》等经典文学作品,翻译经验丰富。他更是《岛》作者维多利亚·希斯洛普“钦点”的青年翻译家。

同时他也对儿童文学翻译颇有研究。《纳尼亚传奇》《一条狗的使命》等知名儿童文学作品都由他承担翻译工作,语言贴近儿童,明白流畅,深受小读者欢迎。

唯美装帧,典藏面世

为了完美表现出故事的神韵,我们邀请插画师绘制了封面。封面的主体为文中提及的手表,采用烫金工艺,外壳斑驳,是查理留给小托的遗物,随着它的滴答声,故事缓缓接近终点。两个人物围绕表盘缓缓行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重生。蝴蝶为童年乡野间的记忆,而外围的红花为虞美人,为一战主要参战国家寄托哀思与祈祷和平的重要象征,绽放的花朵向上生长,也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全书采用胶版纸印刷,开本147*210,非常趁手,共176页,非常适合随手翻阅,两小时左右即可读完,带给人的,却是震撼心灵的长久感动。

随《柑橘与柠檬啊》(青少版)附赠两枚藏书票,采用有肌理的艺术纸印刷,有着植物纤维的触感,非常匹配故事的气质,印刷如精美版画般,值得珍藏。

《柑橘与柠檬啊》青少版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2枚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现实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拿着不同的故事剧本,会遇到艰难,会感到畏惧,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世事无常,挑战总是会像海浪一样,卷挟着下一个明天和未知翻涌而来。小托重新出发了,我们大抵也会。但如果我们疲倦或迷茫了,失去了斗志和希望,那就翻开这本书。

唱一曲《柑橘与柠檬啊》,献给我们所有人,愿我们都不再害怕。

文/中信童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知|瑞典:略显“佛系”的家庭作业适合所有人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新知|防治校园欺凌,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0
生活|老师,你头发白了很多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0
生活|献给大人的儿童节礼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5
生活|一个真正由天使赐给我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