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退出课本的《傅雷家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9 21:00

2022 年年末传来消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将有重大变化,“名著导读”课程读物《傅雷家书》更换为《经典常谈》。

事实上,《傅雷家书》进入语文课本,并不是成为经典的过程,而是其经典地位的体现;如今,《傅雷家书》退出课本,是时代对于其使命的重新定义,并没有动摇它的经典地位。《傅雷家书》出版四十年,也是其走向经典的四十年。

1981 年 8 月,傅敏选编的《傅雷家书》由三联书店首版发行。诚如楼适夷先生所撰写的代序开篇所言:“《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果不其然,《傅雷家书》出版后引起共鸣,一时洛阳纸贵,成为畅销书。几经增补再版,虽然其内容仅限于傅雷一人家信的选编,但其热度仍然持续至二十世纪末。1998 年,《傅雷家书》入选“改革开放 20 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 20 本书”榜单。1999 年,《傅雷家书》又入选 20 世纪“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2003 年,傅敏先生委托江奇勇先生接手《傅雷家书》的新版策划,开始与辽宁教育出版社合作。他与傅敏先生商定,以学生及其家长为核心读者群,着力营造家书中温馨的家庭氛围:有意增加母亲家信,补齐当年谓之小资产阶级情调而删减的父亲家信片段,并独家收录多幅家庭照片还原当年场景,其内容比三联版家书更加丰满。2008 年,《傅雷家书》入选“改革开放 30年 30 本书”榜单,入选评语这样写道:“没有一本家书像这本书那样,影响了几代人;尤其在八十年代,这本书产生的影响,是当初写家书的人完全想不到的。写家书的人的遭遇加深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显然这一评语比楼适夷开篇语更为悲情。

2012 年,傅聪首次同意发表自己的家信。此前,他曾经说过:“不希望将我给父母之信公之于世,一个字也不要,这是我最后的决定。”并表示:“与我父亲的信相比,我的信里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发表,不值得收到书中。当时的我,只有二十来岁,很幼稚,我的信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之前所有的《傅雷家书》版本都只收录了傅雷的信,读者读来难免困惑,殊不知,《傅雷家书》是父子对谈,大多是傅聪去信,傅雷回信,一问一答,有很清晰的情节线;去掉了傅聪家信,情节线断裂,读者只看到傅雷一个人絮絮叨叨,难免觉得他说教,而其实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在努力回答儿子的疑问。同年,《傅聪版傅雷家书》出版,首次独家发表了傅聪的全部家信。2017年,傅敏先生开始授权译林出版社独家出版收录傅聪家信的《傅雷家书》。在陆续出版的译林版《傅雷家书》中,傅聪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家书中与傅雷并重的主角。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傅雷家信大多是对傅聪家信的回复,而六十年代的傅雷英法文信主要是写给儿媳弥拉的。因此,《傅雷家书》的辑选、编排发生了重大变化。傅敏先生第一次以傅雷全家人往来书信,摘编成全新书信体自传作品《傅雷家书》;波兰留学部分,以傅聪家信为经纬,与傅雷家信形成双向交流的父子对谈;英国定居部分,以傅雷的英法文信为经纬,着意讨论傅聪成家后婚姻乃至生活的艺术。全书贯穿了傅雷夫妇最后十三年的生命历程,记录了傅聪由年轻学子成长为世界级钢琴家的传奇经历,是为“傅雷教子篇、傅聪成长书”。2017 年,《傅雷家书》入选“部编本”中学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课程内容,导读文字明确:“傅雷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无独有偶,2018 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署名“傅雷、朱梅馥、傅聪著”的《傅雷家书》同时入选由《新京报:书评周刊》和广东南国书香节分别评选的“40 年 40 本书”系列榜单。这次的入选评语简单明了:“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教育之书。”可见《傅雷家书》是作为家教经典入选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课,入选“40 年 40 本书”榜单的。而“家教经典”,正是《傅雷家书》在新时代的使命。

如今,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回归家庭的大趋势下,《傅雷家书》中传达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交融,父母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示范,以及两代人间坦诚的交流,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答案。所谓的“家教经典”并不只是父母教育孩子,而是一种双向的教育。从傅聪的信中,孩子可以看到,即便是傅聪这样的天纵之才,年轻时也免不了青涩与莽撞,人的成熟需要经过很多的曲折与痛苦,最终才能悟到门道,完成自己的成长。家长则可以从傅雷的信中看到这位父亲的蜕变。从傅聪幼年时的专制到傅聪成年后的豁达,傅雷自言自己以前不懂做父亲的艺术,如今儿子变成了朋友,懂得了平等交流的意义。这对于家长来说,同样是珍贵的成长教育——可能在当下,这种教育的意义更为重大。

书中的一来一往,一问一答,两代人的双向交流,是互相解惑、彼此教育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傅雷家书》成为家教经典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诸多“傅雷著《傅雷家书》”版本,并没有充分体现《傅雷家书》真正的经典价值。傅敏先生身为傅雷次子,傅聪的胞弟,明白这个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由他编选的译林版《傅雷家书》,略去了琐碎冗长的家事议论,侧重学习之道与人伦日常的探讨,几个版本各有侧重,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体味这部隽永的经典带给我们的人生体验,这是任何其他版本所无法替代的。

虽然《傅雷家书》退出中学课本已成定局,但它作为经典的传播仍将继续:退出课本,回归文本;退出考场,回归家庭。我们希望真正作为经典文本的完整《傅雷家书》行销图书市场,更希望广大读者从独家授权的译林版《傅雷家书》中获得由家书收信人勘定的第一手资料,译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傅雷家书(父子两地书)》提供了这种选择。

文/译林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逝者|“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次子、傅聪之弟傅敏19日在上海仙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5
傅聪弟弟傅敏逝世 生前所编《傅雷家书》风行40年
封面新闻 2023-05-20
纪念傅雷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在国图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7
赏读|“送你一束光”为主题的寒假书目来了!别让孩子错过这些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7
2022傅雷翻译出版奖10部入围终评作品揭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