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片故事|十年爱心汇聚,只为唤醒你
新华社 2022-11-03 15:00

胡燕均帮助女儿进行蹬车训练。客厅桌子上放有胡燕均十年来写的二十多本日记(11月1日摄)。十年前,19岁的陕西姑娘华楠因车祸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变成“植物人”。华波、胡燕均夫妇决定提前退休,用后半生全身心照顾女儿。

华波在家中为女儿喂药(11月1日摄)。多年来,夫妻俩节衣缩食,靠着不多的退休工资和打零工的收入,为华楠买药看病。喂药、喂饭、按摩、翻身……,每天从早到晚,十年如一日。

胡燕均在女儿的床前写日记(11月1日摄)。为了记录女儿的变化,胡燕均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十年来,二十多本日记堆成厚厚一沓,每天的最后一句都是“丫头加油!妈妈爱你!”。

胡燕均的日记(11月1日摄)。

华波(右)、胡燕均(左)夫妇帮助女儿尝试站立(11月1日摄)。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区了解到胡燕均家的情况,随后联系了西安市未央区民政局、司法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单位专门帮扶。西安医学院南丁格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每周六上门帮助华楠进行康复训练。

西安市未央区民政局、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工作人员和陕西众益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者向胡燕均(右)了解情况(11月1日摄)。

胡燕均帮助女儿进行康复训练(11月1日摄)。018年,西安市未央区司法局等单位募集了15万元的爱心资金,解决了华楠未来几年的治疗费问题。近日,陕西众益社会组织也加入进来,通过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华楠一家提供持续精细化的服务。

胡燕均(右)在康复训练时与女儿互动(11月1日摄)。在爱心人士帮助下,胡燕均华波夫妇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2016年,华楠由中度昏迷转为浅度昏迷,右手可以微微弯曲回应呼唤;2017年,华楠的眼珠可以转动了;2020年,沉默多年的华楠开口叫了第一声“妈妈”……

康复训练结束后,华波背着女儿回到卧室(11月1日摄)。“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胡燕均说。

胡燕均帮助女儿进行康复训练(11月1日摄)。

华波(右)、胡燕均夫妇帮助女儿进行站床康复训练(11月1日摄)。

图/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编辑/杨小嘉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新疆文物修复师:用指尖匠心唤醒文物
新华社 2024-05-19
图片故事|停伐十年间——大小兴安岭“新林人”影像志
新华社 2024-03-21
图片故事 | 助残十年,乡村残友迈向新生活
新华社 2024-01-16
图片故事|潜心研制二十载 只为木头会“唱歌”
新华社 2023-02-21
讲述东城十年故事 《我们的十年》图书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