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生活的景象|绿色、环保、生态离我们有多远?“可持续设计峰会”上找答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8 17:13
可持续命题之下,绿色、环保、生态的目标离我们有多远?大到城市乡村,小到每家每户,可持续的生活从哪里着手实现?期待诸多问题在讨论与交流中,能有进一步的答案。

在九月底举办的首届 “可持续设计峰会” (Sustainable Design China Summit)(以下或简称:“峰会”)上,众多各领域嘉宾就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了三天的讨论。可持续设计该如何从多角度去理解?可持续命题之下,绿色、环保、生态的目标离我们有多远?大到城市乡村,小到每家每户,可持续的生活从哪里着手实现?期待诸多问题在讨论与交流中,能有进一步的答案。

开幕式 Large.jpeg

作为“设计中国北京”的升级呈现,这场设计行业盛会由 “设计上海” 主创团队打造。三天之内,70余位行业先锋嘉宾接连奉上34场演讲及研讨会,吸引了来自400余家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前来学习交流,其中包括390余家建筑及室内设计公司、40余家地产规划院、30余家认证咨询公司和30余家地产开发商。峰会演讲嘉宾来自世界顶尖建筑事物所伍兹贝格、斯诺赫塔、博埃里、B.L.U.E.、Penda China、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uningham、奥雅纳Arup,知名地产商瑞安新天地、中瑞鼎峰、盛裕集团(SJ)、太古地产、香港置地、中国金茂、戴德梁行、金地集团,及设计相关的各领域人士,集中探讨设计行业与政策、文化、科技、生态及商业等多维度的长期永续发展,掀起可持续讨论的热潮。

Picture1.png

Picture2.png

具象可持续 触手可及

“可持续设计峰会”甄选50+领先设计品牌,在现场发布其最新可持续实践成果。从选材、设计、生产,到运输、回收,真正做到将可持续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峰会演讲嘉宾、国际公认的材料和材料设计应用专家Chris Lefteri,特别为观众呈现由多达12个品类的百余种不同设计材料组成的特别策划主题策展——“材料实验室(Material Installation)”,探索材料的无限可能,及其与设计更为有机的联系与互动。帮助设计师理解材料、并将合适的环保材料应用到设计中,以更好地辨析、强化材料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material installation Large.jpeg

此外,本次峰会还汇集一众海内外先锋设计品牌,诠释如何将可持续理念融入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科勒秉持“许以更好的未来”的理念,遵循“为美好环境而设计”的原则,在运营生产环节通过设计创新、工艺提升、循环利用等,减少资源消耗提升能效,现场以“别让地球成为第二个火星”为理念呼吁善用水资源。

宜家通过空间解决方案阐述可持续生活。减少浪费,创造绿色自循环;动手改造,给旧家具换新装,让可持续之美在家中永续;舍弃不必要的物品,化繁为简,达成身心平衡与健康。

IKEA Large.jpeg

骊住LIXIL、彩滨COLORBO、玛拉蒂MARATTI、名厨名卫BKB、AZOOZOO 爱伫、Jang Studio、赛百纶Sunbrella、PWG、interstul、富丽凯等四十余品牌带来他们对于可持续设计的理解。

92889772_20220928094435_366491_383742952_CR5A4851 Large.jpegColorbo Large.jpeg

构筑可持续美好人居

峰会首日,在“设计可持续世界”及 “循环设计思维”主题下,嘉宾集中探讨可持续设计策略应用于实践的社会责任,以此构建设计可持续世界。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应当做到以人为本,同时兼顾可持续性的开发和发展,并配有“宏观系统规划+灵活城市空间”的城市韧性。

然而城市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要把握好3个方向:历史脉络、空间变化、制度与利益,在此基础上遵守消除废弃物和污染、循环产品和材料、促进自然再生的3大原则。同时建立健康的生产消费系统,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社区和居家生活作为城市生活的基础单元,可持续生活方式融入日常也是为建设可持续社会的重要元素。

宜家通过对日常可持续生活方式需求的解析,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日常,使其变得简单并富有吸引力。而构筑美好人居,构建可持续社会也并不仅仅针对大城市,一个不发达的地区,老百姓也有发展的需求。所有的零碳要求都需要用实践用行动来配合。城市和乡村的全面可持续,才能形成完整可持续的世界。宜家作为该主题赞助商介绍了如何从生活点滴开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循环设计思维要求设计理念和关注点的转变,形成从“线型”到“循环”的理念转变。循环经济设计需要整合性的系统设计方案。不再是单一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而是思考不同产品线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循环机制。循环经济设计需要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思考,如经济学、材料学、工程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等。设计者要深入参与到产业链中,与各个专业领域和学科进行密切合作,协同创新。

而再生设计则比可持续设计再进一步——再生设计寻求使用建筑环境作为修复自然环境的工具,但再生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循环经济。对于地产商而言,从财务、环境、社会三方面定好“KPI“,运用长效思维,利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才能帮助开发商更好的升级转型,实现循环可持续。科勒作为该主题赞助商践行循环设计思维,“许以更好的未来”。

打造可持续净零环境

峰会次日,聚焦“气候改变着一切”与“零碳之‘道’”两大主题,立足全球视角,针对气候变化挑战,探索建筑领域的可持续设计巧思。气候改变着一切,气候变化是政治性问题、区域性合作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中国想成为零碳国家或低碳型友好社会,需要在供应侧和和蓄力侧同时发力,解决碳排放问题。气候变化改变着我们为建筑物塑形的方式,宏观和微观气候是决定建筑形式的关键因素,为建筑寻求高效率利用,推动以气候为主要驱动力的建筑观转型,而非仅被商业参数主导。

对于建筑地产企业而言,通过接入数字化碳管理系统、结合区块链等技术,聚焦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的持续优化,能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持,低成本完成绿色能源协定。

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2%、碳排放约占20%,建筑行业的零碳之“道”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行业、地产行业来说,大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满足低碳和舒适性,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用标准体系将政府、投资方、设计、施工、运维,甚至是碳排放的交易、ESG的评估的利益相关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环形连接,才能推动传统的设计建造方式向可持续的设计迈进。

走向零碳则要求各利益相关拥有系统观,从全生命周期、各种要素组成、角色的参与多角度看待碳排放问题;拥有结构化的思维,评估项目中需要重点优化的环节,如材料、设计或者运维;数字化赋能,也要求企业要善于创新,寻找创新的突破点。同时,消费者才是企业缺一不可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可以与企业共同成长,只有打通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将他们纳入可持续进程,企业的市场空间将会扩展,企业也能得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转译可持续生态未来

峰会最后一天,嘉宾围绕“转译自然”与“构建可持续&绿色设计”两大主题带来分享。大自然是拥有几十亿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它总能带给我们灵感,赋予我们希望。大自然的色彩、形状和形式被转译运用到生活、设计与建筑中,同样,建筑也受到风和太阳、地形和植被的影响,不断进化出各种功能与形态。

面对人口扩张、建筑爆发式增长、环境变化,人类如何尊重自然、融合自然,变得愈加重要。转译自然,是一种“受自然启发”的系统性环境设计方法,通过有效结合亲生物设计、仿生设计,将人类生活与自然界重新连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转译自然”对于建筑师而言,意味着将自然融入建筑空间,打造融合植物、动物、人类的全新生态模式,为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意味着尊重建筑周围环境气质、打造融入自然的建筑风格;意味着模仿和尊重周围生态系统的建筑材料和特征,重构城市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放眼于除建筑领域外的其他行业,构建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同样适用,从工业设计、品牌运营,到时尚消费等,可持续日益渗透到全产业的各个领域。材料的重要性,可再生、可循环材料的重要性,也为各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途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水果废料、海藻、真菌、咖啡渣、茶叶渣、麦秸秆、啤酒糟、甘蔗渣、塑料瓶、玻璃瓶、坚果壳等废弃物品、材料,在材料专家、科学家的研发设计中,变为自赋能、自调节的“新自然物”。

“设计中国北京”展会总监谭卓表示,自2018创办以来,展会一直关注于设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下一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于2023年9月在北京展览中心再度举办,全力推动中国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打造全球视野、中国风尚的前沿设计社群网络。

文/叁拾

编辑/赵晓力

相关阅读
奥雅纳呼吁建立国际数据生态体系,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评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支持绿色环保 凯德2024“可持续向前”主题活动全国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3
“首届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8
加速减“塑”!“以竹代塑”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华社 2023-11-13
携e-tron GT亮相“可持续设计峰会”,一汽奥迪全面打造可持续出行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最新评论